第14届考试院就职即将满一年,考试院院长周弘宪于26日举行媒体茶叙分享施政成果,包括考试院副院长许舒翔、秘书长刘建忻、考选部部长刘孟奇、铨叙部部长施能杰、保训会主任委员蔡秀涓等人出席。
关于115年国考费用调整,刘孟奇指出,主要原因在于考试报名费已超过十年没有调整,但办理国家考试本质上就是高度人力密集、耗电量大的作业,不只试场部门耗电,考场办公大楼本身就是巨大的电力负担。
刘孟奇指出,从106年到113年,基本工资上涨了37.6%,平均电价则上涨54.88%,消费者物价指数累计上涨接近12%,但考选基金规模本就不大,111年到113年,基金亏损累积已达2.66亿,逼近2.71亿。以这个速度下去,到了116 年上半年就已经无法再靠现行费率支撑整体考试运作,因此调整报名费。
刘孟奇续指,即便调整后,平均调幅大约是25.8%。以高考三级为例,六科从1400调到1800元,换算一科大概增加300元,长期以较更低成本在承办国家考试。调整后也仍维持「不以盈余为目的」的原则,仅反映人事、电费、物价等成本上升,也希望未来十年不再调,一次调整造成民众感受过于强烈。
提及国考考试最缺人的类科,刘孟奇说,所有「录取不足名额」中,有3个类科占全部不足额的90%以上。以113年度为例,全年度不足额共361个,其中「土木工程」不足额高考三级占173个、普考57个,单一类科合计就占63.8%。剩下的不足额大多集中在「机械」与「电力」两类科,三类科合计占所有不足额的约接近9成。
刘孟奇分析,这3类科都有共同特性,属于技术类科,且市场拉力极强,与工程景气、产业需求高度相关,当外界的市场机会多,公职就相对更难吸引人。
刘孟奇举例,以「需用名额」与「录取名额」来看,土木工程类科长期呈现「录取追不上需用」的结构性缺口。土木类科112年需用名额467名,113年更增加到675名;112年不足额135名、113年不足额173名。录取名额其实有在增加,但缺额增加太多,因此形成大量不足额。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