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昱晴提到,在教文委员会中他关心第一线老师,包含校事会议对老师带来的冲击,以及资源充足的六都却也面临老师招不满。对现职教师的权益都难以给予充分保障,要同时兼顾退休人员的福利,应该审核目前财政负担,此修法是否引发让劳工看不下去、财政吃不消的双重困境?

郭昱晴提出五大疑问,第一、军公教为一体,军公也要调整吗?整体制度公平性是否被质疑?第二、国民党版本主张「排除113年后逐年下降所得替代率」的规定,会不会造成退抚基金入不敷出?第三、有委员提案要求「退休金随在职人员本薪调整重新计算」,是否造成年金负担恶化?第四、现行制度CPI累积成长率达 「正负5%」时会调整,但多数提案要将门槛降为「正负3%或2%」,是否让基金财务不确定性增加?第五、有委员提案甚至删除第67条,或取消「超过5%须经立院同意」的程序,是否削弱国会监督权?

铨叙部次长怀敍回应,照目前提案修法,基金会提前到民国129年用罄。停止调降会造成每年回溢到退抚基金的经费到118年减少2700多亿。现况第一层与第二层年金都是用正负5%调整,若单独将公教减少恐怕要审慎思考。

郭昱晴强调,他们乐于让退休教职员在物价上涨压力中获得合理保障,但维持制度与基金永续才是社会共识。她建议,行政院与铨叙部盘点军公教退抚机制,有系统来调整而非个别修补,以免破坏财政永续。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花莲立雾溪堰塞湖维持红色警戒!加紧开挖水道拚3天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