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表示,无人机为「五大信赖产业」的重要项目,兼具国防自主与产业升级双重战略意涵,政府正积极整合跨部会资源,推动「无人载具产业发展统筹型计划」,以系统性策略引导技术创新与供应链自主,打造台湾成为亚太地区无人机民主供应链中心。
经济部指出,行政院已多次召开跨部会专案会议,拟定四大推动主轴,包括「扩大国内外需求引导产业发展」、「技术开发与国际链结」、「形成产业聚落暨生态系」及「完善无人载具相关管理规则」。未来由经济部统筹协调,结合交通部、国防部、数发部、国科会及工程会等相关政府单位,共同建构完善的无人机产业推动机制,强化我国产业竞争力与国际参与度。
经济部强调,无人机产业具备高附加价值与战略自主性,是带动国内资通讯、半导体与国防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政府将持续整合政策与研发资源,推动无人机产业聚落与生态系,促进上下游链结与技术国产化,同时协助业者拓展国际市场,朝向军用与民用并进的多元应用方向发展,行政院此次通过之计划,预计将于未来投入442亿元,跨部会共同推动我国无人载具之发展。

经济部表示,未来将以「产业发展」、「国防自主」及「民主供应链」三大目标为核心,持续推动无人机产业升级。预期2030年跃升至400亿元,展现台湾于全球民主供应链中的关键角色,为我国产业发展奠定长远基础。
经济部产发署长邱求慧表示,此计划的愿景为将台湾打造成为无人机民主供应链的亚洲中心,目标要在2030年让产值达到400亿元,借由此计划可以发展国防产业、推动国防自主,并且推动民主供应链。
在市场方面,以内需市场练兵,扩大公部门无人机采购,像是救灾、巡检、农业、物流等运用,介由内需市场淬炼,带动产业发展;进而组织国家队,拓展国际市场;资金方面,国发基金将投入策略性投资,降低设厂成本。
在技术方面,台湾欠缺的技术可以透过补助工研院来开发,开发后在技术转移给厂商,而有些技术台湾也已经有了,但量产不够,则可透过补助扩建;至于其他商业、研发技术也会与欧美日业者合作。
在环境方面,包括经济部将打造创新研发中心,提供研发、测试及人培功能,促进第方创新聚落形成;国防部将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兴建中科院民雄院区,提供100家厂商进驻;交通部规画专属飞测场域;经济部建至无人化创新科技实验室,于沙仑、六甲成立,开发26款严苛情境无人机。
在法规方面,也会订定使用规范及推动资安检测,强化无人机、船、政府采购及国际认证相关规则。
经济部次长何晋沧补充,未来各部会的无人机采购需求也盘点完毕,在国防部方面,未来三年约有10万台无人机;国外更有很大量能等著我们去开发,自俄乌战争到非红供应链议题,许多国外厂商不断寻找中国以外的生产基地,而台湾在技术上获得国际肯定,因此国外市场是未来重要拓展来源,未来商机、技术能量的开发都潜力无穷。
何晋沧说明,水面、水下无人机是军事,以及搜集海底水文资料重要的工具,有些发展中的离岸风电也需要水下技术,需要无人船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