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瑜珈健身」早在今年8月就曾被周刊踢爆欠款,有员工向台北市劳动局申诉却未获积极处理、多间厂商遭欠款高达4个月,金额超过2000万元。
许淑华表示,全真瑜珈无预警宣布歇业,导致近500名员工顿失工作。这起事件不仅是企业经营不善的悲剧,更是台北市劳动局监督失灵、反应迟缓的缩影。许淑华指出,根据劳动局回复内容,9月25日劳动局前往调查全真瑜伽,却因大门深锁无功而返,并发函要求配合调查。但调阅资料后发现,早在9月15日期间劳动局就有接获投诉关于全真瑜珈拖欠薪资,却迟迟拖至9月25日才前往调查,此时全真公司早已人去楼空。更离谱的是,今年5月的时候就有员工检举全真瑜珈有拖欠薪资的问题,劳动局6月进行检查,违规属实7月开罚2万元。面对早有违规纪录不是初犯的全真瑜伽,劳动局仍不积极处理,导致劳工权益受损。

许淑华进一步表示,劳动局直到公司歇业当天才宣称「持续受理歇业认定、协助申请工资垫偿」,这样的「事后补救」根本就只是把问题推给中央劳工保险局,让劳工自行去向劳保局申请工资垫偿。作为地方主管机关,早在多次接获劳工申诉、甚至企业迟发薪资后,就应启动更积极的监督与辅导机制,包含:主动追踪企业财务与营运状况,防止恶性倒闭;要求雇主提出薪资支付计划或保证金;及早通报中央,启动预防性协助机制。这些都是第一时间可以处理的,现在的做法却是向人去楼空的公司发函等待企业来受检。
吴沛忆则指出,全真无预警歇业影响上万名会员,政府应积极协助消费争议,保障会员权益。吴沛忆认为,全真瑜伽公告歇业时未通报大量解雇,涉及违反《大量解雇劳工保护法》,全真在多个县市皆有分馆,有上百名员工受波及,劳动部和县市政府需全盘掌握欠薪情形、追踪进度及提供就业辅导。吴沛忆亦要求劳动主管机关主动提供劳工所需诉讼及必要生活费用,并以专案协助、研议更完善的预警制度,落实政府保障民众劳动权益的责任。

吴沛忆表示,健身场馆多采用预付型交易。但本案在5月份就发生积欠货款、薪资,但却同时跟会员推销课程,收取高额预付款。利用资讯落差,让消费者承担更多风险,运动部应尽速邀请相关部会、地方政府讨论如何补强阙漏,并加强对健身产业现况与发展趋势的掌握。
受害的众多厂商表示,「我们已组成自救会,统一整理资讯后发现,自5月起就陆续出现延迟付款的情况,截至目前初步统计,至少有近10家厂商遭欠款,金额合计超过新台币2000万元。」厂商代表指出,遭欠款厂商包含设备维修与清洁公司、备品与毛巾供应商、室内装修公司、空调与保养维修业者等各中小企业。厂商代表批评全真一再以各种理由拖延,让厂商误以为只是暂时的资金问题。结果到了9月底公司直接关门,电话不通、门市封锁,连联络窗口都找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