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昌指挥狗仔事件起源
2024年6月 国民党立委徐巧芯去年6月13日在脸书发文指出,接获民众检举,王义川闯红灯违规左转。王义川向警方调阅监视器,确认是民众检举还是刻意的跟踪威胁行为。今年8月收到桃园地检署不起诉处分书。
2024年9月22日 民进党立委王义川召开记者会,公布桃园地检署的侦查过程。王义川指出,共有4人组成小队跟监,为期长达9天,且他们都受雇于「凯思国际」公司。「凯思国际」曾经投资受民众党信任的求真民调,凯思国际的负责人跟求真民调负责人曾是同一个人(李丽娟);而凯思国际也曾投资《民报》,当时的法人代表张晋源,曾跟黄国昌一同创办吹哨者保护协会。
2025年9月26日 《镜报》爆料指称民众党主席黄国昌自2022年起透过透过中央社记者、司法记者联谊会会长谢幸恩,招募记者与摄影,组成「狗仔集团」,专门锁定绿营政治人物进行跟监、偷拍。
谢幸恩同时用笔名「萧依依」在《民报》发布许多独家新闻,或将狗仔拍摄的素材交给黄国昌友好网路媒体《菱传媒》、政治人物发布。该狗仔集团作品包括,国民党立委徐巧芯在2022年地方选举时,爆料台北市长候选人陈时中在餐叙后伸咸猪手、十指紧扣同行友人。不过,徐巧芯自称2022年还不认识黄国昌。
2025年9月30日 《镜周刊》揭露,黄国昌利用姻亲当人头,成立「凯思国际」付薪水给旗下的狗仔,加上香港也有同名的公司,引起外界质疑是否有中资介入。外界估计3年花费千万元,让全案升级为国安事件。

《中央社》、《菱传媒》卷入风暴
《菱传媒》宣告停刊 依劳基法资遣员工
2025年9月27日 《菱传媒》晚间发布4点声明,虽否认是黄国昌的幕后新闻总舵手,却证实创刊初期,曾短暂发出2张特约记者名片给「揭弊组织」。
2025年9月30日 《菱传媒》被大股东台钢集团下令停止营运,社长陈申青9月30日下午召回所有记者与行政人员开会,向员工坦承《菱传媒》创刊号颜清标家族的105号码头系列报导、黑帮「宝和会」内幕,也有来自黄国昌的协助。会后宣布正式停刊熄灯,公司全员资遣,自2021年成立以来营运不满四年。
记者谢幸恩辞职 《中央社》提告背信并求偿
2025年9月29日 《中央社》司法记者谢幸恩,事发后被转调公司其他职务,中央社也成立专案小组启动调查。谢幸恩于9月29日上午发表辞职声明,宣布辞去中央社记者职务,同时辞去台北司法记者联谊会会长一职。
2025年10月1日 《中央社》不满社誉受损,赴北检提告谢幸恩涉犯背信罪,后续将对她提出民誉损失的民事诉讼。
黄国昌如何回应狗仔事件指控?
否认指挥狗仔 强调是「反搜证」自保
黄国昌澄清,并未指挥或组织「狗仔集团」跟监政敌,强调2023年夏天他曾遭镜媒体长期跟拍,才会进行「反搜证」自保,没想到如今却遭反控养狗仔,「报导完全是张冠李戴」。
批媒体抹黑 反控《镜周刊》才是最大狗仔集团
黄国昌强调,自己一向以调查揭弊为职志,「吹哨者保护协会」旨在保护揭弊者、推动制度改革,媒体将其污名化是恶意扭曲,他接获爆料后会查证,属于「调查案件」,并非跟拍政敌的私事。他举例,兴达电厂废水、光电、联合再生等弊案,都是他接获吹哨者线索后主动追查的公共议题。
黄国昌还回呛「全台最大的狗仔集团就是《镜周刊》」,他指控绿营媒体操作舆论、刻意挑拨他与柯文哲之间的关系,称相关报导是「最大笑话」。
护航谢幸恩 批中央社「惩罚好记者」
对涉入事件的《中央社》司法记者谢幸恩辞职声明,黄国昌表示「看完非常感动」,称谢是「优秀记者」。黄国昌也点名民进党呛声「有事冲著我来」,喊话不要去追杀无辜的小记者。

政治跟监是否违法?
2025年10月3日 王义川偕律师陈君玮赴台北地检署提出刑事告诉,提出刑事告发状给台北地检署,这次告发的对象包括黄国昌、李丽娟、谢幸恩,以及在他不起诉处分书里头的四位狗仔,总共七位。
告发内容包括《个资法》、《妨碍秘密罪》、《社会秩序维护法》、《国安法》,并检附相关事证,请台北地检署启动相关侦办程序。
黄帝颖: 政治跟监构成非法搜集个资 《个资法》规定可处5年以下徒刑
律师黄帝颖表示,政治跟监构成非法搜集个人资料「社会活动」,依据《个资法》第41条规定,处五年以下徒刑。黄帝颖直言,媒体跟拍与政治跟监在法律上二回事,民主国家保障新闻自由,因此对新闻媒体跟拍公众人物相对宽容,但如果是征信业者跟监或「假揭弊真政争」跟监政敌,则非新闻自由保障范围,司法依据《个资法》及「妨害秘密」等罪,对征信业者判刑的案例很多。
黄国昌政治跟监案影响与后续
一、黄国昌形象受挫、蓝白合添变数
黄国昌长期以「揭弊者」形象自居,如今遭指控组狗仔团队监控绿营政治人物,事件若持续发酵,恐影响民众党2026选举布局、黄国昌参选新北市长、与中间选民支持。
黄国昌涉入曾揭露颜家弊案,此次风波引发「是否影响蓝白合作」的联想。不过,针对外界质疑此事件是否影响蓝白合,国民党文传会主委林宽裕指出,蓝白合是一定要走的,也是不变的方向。
二、「凯思国际」港资争议
凯思国际港资争议持续延烧,经济部表示公司登记资料没有显示侨外资,但人头挂名与资金流向仍待厘清。黄国昌则强调自己无涉港资,并愿意依法配合调查。立委与媒体呼吁检调介入,关注境外资金是否影响政治运作。
后续焦点将落在官方是否立案调查、资金来源厘清结果,以及国安单位对境外干预的评估,这也将成为观察政党透明度与政治监督成效的重要指标。
三、媒体伦理争议升温
事件牵涉《菱传媒》与《中央社》前司法记者谢幸恩,引发「新闻调查」与「政治狗仔」界线模糊的讨论。
台湾新闻记者协会发表声明,强调新闻记者作为「第四权」的执行者,应恪守独立精神,优先服务全体民众,监督政府、维护公益与正义。记协指出,政治人物应以服务民众为己任,不应利用媒体作为攻击政敌的工具,以不当手段干预新闻自由。当媒体与握有行政或预算权力的政治人物因私利结合,恐损害公众利益与社会信任。

火線話題 | 黄国昌风暴
這篇報導屬於「 黄国昌风暴 」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