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官员说明,过去一年,台湾在中国强大压力下维系12个邦交国,并透过多元外交进路尝试突破。外交部长林佳龙近来陆续走访美国、亚洲及欧洲理念相近国家,日前更在欧洲与中国外长王毅「同场较劲」,引发国际关注。而从接待外宾数量到国会外交的亮眼成果,包括今年9月立法院副院长江启臣率团访欧出席故宫特展开幕,以及今年 1 月立法院长韩国瑜成功出席美国总统川普就职典礼,都展现「台湾走向世界、世界走进台湾」的具体成效。

外交部官员指出,当总统赖清德提出2030年前国防预算达到GDP5%的愿景,也同步为外交这个「无烟硝的战场」注入强心针,也由于115年度国防预算编列9495亿元、将达GDP3.32%,不仅回应各国对台湾强化防卫能力的关切、印证台湾落实「和平靠实力」的努力,也成为外交体系与国际友人互动的重要谈话基础。

外交部官员表示,外交部近年预算每年仅约300 亿元、占总预算1% ,在中国压力下维系既有邦交国同时拓展外交关系实属不易,因此外交部盼能争取更多资源支持,以确保政策顺利推动与落实。官员也说,国家安全包括国防和外交两大部分,「如人之双脚,必须同时向前走,才能确保台湾的国家安全得到保障」,也由于外交的重要性不亚于国防,相对于国防预算大幅增加,适当增加外交预算才能在平衡中稳健前进。

外交部官员说明,115年度外交预算占总预算1.37%,虽高于去年的1.05%,但仅恢复至110 年度水准、仍低于 98 年马政府任内曾达到的1.73%。对比中国25年来外交预算自57亿元人民币攀升至今年的645亿元,规模暴增11倍,官员强调,在中国运用庞大经济规模利诱并施压我邦交国、在各种国际场域无所不用其极打压台湾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情况下,若外交资源和能量未能获得提升,实难与中国的强烈攻势及巨大资源抗衡。

外交部官员指出,台湾无法与中国进行「金钱外交」竞逐,外交预算亦受立法院严格监督,必须符合国人期待。官员强调,台湾需结合公私部门资源,发挥经济、科技与产业优势,进行「不对称外交战略」,外交预算增加,不只是维系邦交关系,更是支撑多元外交战略、守护国家利益与尊严的必要条件。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美方刚喊「晶片五五分」 传郑丽君又低调访美!经贸办回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