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任党主席朱立伦任期将在10月届满,在大罢免后,原先呼声最高的台中市长卢秀燕确表态,以「最困难的时候,妈妈会留在家」为由,选择不参选党主席,而朱立伦也坚持交棒,在卢秀燕不愿参选的状态下,也使得改选进入参选人爆炸局面,一度高达9人参选。

国民党今天表示,至19日领表登记截止,完成相关程序的六位同志包括郑丽文、罗智强、卓伯源、郝龙斌、蔡志弘、张亚中(依登记完成顺序)等。根据相关规定,中央选举监察委员会会在9月20日召开会议,进行候选人资格审查及号次抽签。依照时程,将于10月18日举行党主席选举投开票作业。目前国民党党员总数有45万人,他们将于10月18日于各县市党部投票,海外党员则可以「通讯投票」。11月1日将召开第22届全国代表大会,进行党主席交接。

根据一份针对国民党员进行的党主席调查显示,若明天投票,加权后郑丽文获22.2%支持度最高,郝龙斌居次为20.5%,罗智强18.7%排第三,张亚中5.3%为第四。不过,因为国民党党主席选举是封闭式的党内选举,主要票源分为军系票、地方派系票、自主党员票等,民调未必能反映出党员的真实投票趋向。

郝龙斌今领表,将登记参选国民党主席。彭欣伟摄
郝龙斌今领表,将登记参选国民党主席。彭欣伟摄

郝龙斌

今天登记参选的郝龙斌,过去曾经担任过两届台北市长(2006-2014)、两届立法委员(1996–2001),行政院环保署长,也曾多次担任国民党副主席,与其他竞争对手相较,资历相对完整,也相对资深。父亲则是前行政院长郝柏村。

在此次党主席选举中,郝龙斌获得党内部分军系派系支持,亦有「本土蓝」地方派系与正副议长系统支持;加上出线是与「战斗蓝」精神领袖赵少康经过整合,因此被视为能在不同派系取得平衡,过往对外形象也以稳健著称。

对于登记参选党主席,郝龙斌表示,「无私」是他参选的初衷,成为所有党内从政者最好的轿夫,要做党内团结的桶箍,要用最大的诚意,求同存异,成就蓝白合。他一定会全力以赴,勇敢承担,带领国民党取胜。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郝龙斌第三度参选国民党党主席,先前他曾分别在2017年及2020年败给吴敦义和江启臣。

有党内人士分析,郝龙斌曾任台北市长、国民党副主席等职位,经历完整且个性温和、与人为善,在党内鲜少有敌人,加上与前中广董事长赵少康交情深厚,以及父亲郝柏村过去在军中的影响力,拥有不少优势。但先前与民众党决裂,

郑丽文登记参选国民党主席。彭欣伟摄
郑丽文登记参选国民党主席。彭欣伟摄

郑丽文

郑丽文过去曾担任民进党青年部副主任,但在2002年,因议论涂醒哲舔耳的传闻,而遭民进党停权处分,后主动退党。之后,受时任党主席连战之邀,加入国民党。

过去郑丽文也曾当过行政院发言人,之后曾任第7届(2008–2012)、和第十届(2020–2024)国民党不分区立委,由于本身口齿伶俐,常在重大议题与民进党对阵,被外界认为「战斗形象」鲜明,擅长媒体操作与公共论述,也被党内视为此次党主席选举「中生代」政治人物。

而相对郝龙斌的军系支持,郑丽文背后也有部分军系力量支持。如黄复兴前主委、退役上将季麟连的支持,桃园市军系挺郑的力量也不小,但在黄复兴党部改组为退伍军人部后,实际上还能获得军系多少支持,仍是未知数。但郑丽文因过往在公共议题上颇有声量,对自主党员仍颇具吸引力。

对于参选党主席,郑丽文在登记时表示,党中央可以办一场干净公平公开的选举,绝对没有内定私相授受,展现国民党泱泱大党的风范;不能再让外人看笑话,公平、正向选举,绝不攻击党内,让亲痛仇快。

谈到蓝白合议题,郑丽文认为,她多次强调希望蓝白合作,奠定互信沟通,推出最强组合打败民进党,国民党要赶快产生党主席,这符合小草、国民党共同的期待。

罗智强登记参选国民党主席。彭欣伟摄
罗智强登记参选国民党主席。彭欣伟摄

罗智强

罗智强为现任台北市大安区立法委员,是国民党「中生代」政治人物,曾任台北市市议员、总统府副秘书长、国民党副秘书长、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院长,并于2024年当选北市立委。

与郑丽文稍有不同的是,罗智强擅长社群经营,脸书与YouTube影响力大,获得不少国民党海外党员与网路支持者力挺。

不过,他过去也曾积极投入过各种党公职选举,曾宣布参选2020总统选举,但又宣布退选;2020年他又宣布参选台北市长、2022年宣布参选桃园市长,不过最终都未参选,却获得党内不少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郑丽文与罗智强在对外形象上,都给人能言善道的感觉,两人皆空战实力坚强,高声量带来高知名度,但也因形象雷同,考验两人如何在选战中做出有效区隔,争取更多支持者。

罗智强说,他参选党主席有几个理念,首先是刀口不能向内,大家要集中力量监督民进党,只有团结才能度过难关;可惜目前党主席选举中,仍出现砲口向内的现象。他绝对不刀口对内,他给予所有参选人予祝福,期许这次是堂堂正正的选举。

罗智强认为,国民党主席需具备多种特点,此次参选人当中,有人德高望重,有人战力一流,有人论述能力强,各有优点,自己并非最完美的人选;但若选民认为国民党应该世代交替,也该选出一位能团结党内、协调蓝白、扎根基层的党主席,他相信自己是最适合的人选。最终目标,就是打赢2026与2028年选战。

京华城案北院重开羁押庭 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现身声援柯文哲。邱筠媜摄
京华城案北院重开羁押庭 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现身声援柯文哲。邱筠媜摄

张亚中

现为国民党创设的政治组织「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则被视为国民党内「统派」代表人物,他曾在2004年提出「一中同表」主张,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皆是「整个中国」的一部份,被分类为国民党内极端光谱的代表;今年也是他第二度竞选国民党党魁;2021年国民党主席选举,其曾以黑马之姿,第二高票败给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吓坏国民党不少人。

张亚中则在此次党主席选举,抛出「变、和、赢」三个关键字,阐述他对国民党未来的愿景。他表示,若能当选,他承诺会重拾党的灵魂与党德,弘扬孙中山思想、中华文化与史观,并建立应有的理念与制度,确定党的方向,让国民党成为「有格局、有力量、受人尊敬的政党。

张亚中还称,鉴于两岸关系情势紧张,将以和平为最高原则,绝不让台海发生战争,避免台湾陷入如同乌克兰的动荡与危机。他承诺当选后立即恢复国统纲领,开启国共论坛与政治对话,为两岸创造和平契机,奠定稳定基础。

前彰化县长卓伯源(左)、前国代蔡志弘(右)17日完成国民党主席选举领表。资料照片
前彰化县长卓伯源(左)、前国代蔡志弘(右)17日完成国民党主席选举领表。资料照片

卓伯源、蔡志弘

曾担任过彰化县长的卓伯源,于2014年卸任后,曾在2021年宣布参选国民党主席选举,与江启臣、朱立伦竞争,但仅获5100余票(2.76%)于四名参选人中垫底落选。

卓伯源登记时则抛出十大政见,他表示,自己的十大政见从「一个中国、河洛传承、复兴中华」到「十全十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逐条展现政治理念的层次。他逐一说明并强调,这些主张不是空洞的标语,而是国民党在当前挑战下,重建民心、重塑国家愿景的重要方向。

在两岸政策上,卓伯源明确表态「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的基础」,并解释「中华民国宪法是一中的宪法,对岸的宪法也是一中的宪法」,认为两岸都存在共同的宪法基础。他呼吁应在「一中宪法」的共识下,重建九二共识,推动和平交流。

他更提出「一国良制」概念,主张未来两岸政治制度的发展应由两岸人民共同决定,并强调「台湾全面向中国大陆开放,大陆全面向台湾开放」,让双方透过全面交流来累积互信。这番言论,也显示他在国民党内的两岸政策论述,采取比现任路线更积极开放的立场。

同为参选人的前国大代表蔡志弘表示,这次党主席选举有多位党内菁英出马角逐,他要郑重呼吁具体阐述未来要如何强力监督民进党,如何转化讨厌民进党的力量成为支持国民党的力量,以及如何带领国民党重返执政?如果参选人相互攻讦,只会遭到大部分党员的唾弃。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翻摄自朱立伦脸书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翻摄自朱立伦脸书

值得一提的是,4年前,2021年9月举行的国民党主席改选,也是「四抢一」局面,参选者包括时任党主席的江启臣、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前彰化县县长卓伯源、以及朱立伦等。虽也是4人角逐,但整体受关注度却不如这次。

凭心而论,现阶段国民党党员的想法与4年前相比,已经有很大的转变,现在的支持者更在意的是「谁能赢」,及能否在2026赢得更多地方执政权,并且未来如何与民众党合作,一举在2028年下架民进党,让国民党重返执政,这些可能才是党员在选择主席时最直接的考量。

火線話題 | 国民党主席之争

這篇報導屬於「 国民党主席之争 」主題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中共网军介选?郝龙斌吁「适可而止」 郑丽文、罗智强都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