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3月19日至9月17日)网路舆情分析显示,六都市长的好感度普遍偏低。声量接近50万则的陈其迈在六都中获得最高好感度0.72。正面话题主要集中在救灾表现,尤其在丹纳斯台风期间跨县市支援嘉义市,获得网友评价「救灾不分党派」、「跨越颜色」。

声量破百万的卢秀燕(0.52)与蒋万安(0.54)虽话题热度高,但正面效果有限。卢秀燕因大罢免、台风救灾、核三延役等议题受到关注,「粉底液事件」尤其引发轩然大波;蒋万安则涉及闯入北检禁制区、呼吁中央补助学校冷气电费、拆除公馆圆环等事件,增加讨论量的同时,也累积不少负面评价。
好感度垫底的黄伟哲(0.46)同样受争议影响。台风勘灾时遭批「反应慢半拍」;对YTR拍摄盐水灾情影片中清洁队员努力被忽略的指控,他公开驳斥,引发网友反弹;灾情期间赴北市参与挺罢免舞蹈,也成为批评与揶揄焦点。

非六都县市首长中,好感度大于1的比例较高(代表正评高于负评),前三名分别为嘉义县长翁章梁(2.17)、澎湖县长陈光复(2.12)以及金门县长陈福海(2.12)。其中两位离岛县长虽然网路声量不到2万则,但负面评价相对稀少,展现出好感优势。翁章梁则兼具声量与正面评价,讨论多集中在民雄铁路高架化、无人机新创基地与推广农业,以及道路与人行道整修等具体施政成果,获得网友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嘉义县这几年在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显著,作为「无人机国家队」的重要基地,翁章梁积极推动无人机在消防救灾、农业管理与公共安全上的应用,使嘉义县在地方治理中展现出创新与前瞻性。
好感度末段首长虽讨论声量高,但伴随争议事件。例如云林县长张丽善(0.81)在宗教活动表现引发议论,包括白沙屯妈祖进香遶境时「推炉主」与「烧疏文」,遭批抢镜头或过于粗鲁。花莲县长徐榛蔚(0.65)也因与夫婿傅昆萁卷入捐款争议,引发负面讨论。
数据观察显示,具体施政作为能明显提升好感度,例如陈其迈在救灾表现受到肯定,嘉义县长翁章梁在民雄铁路高架化与农业推广上获得认同。另一方面,好感度末段的首长多伴随争议事件与高讨论量,即使曝光度高,也不易转化为正面评价。随著2026县市长选举逐步逼近,县市长如何在余下时间冲刺各项施政表现,将持续受到网路检视。若能加强正面施政的沟通,并妥善回应争议,将有助于提升民众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