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表示,台湾高度依赖海底通讯、电力及能源管线等基础设施,支撑国家数位经济及民生运作的命脉。然而,近年接连发生海缆遭不法侵害或船舶违规破坏事件,不仅冲击我国对外及离岛间通信,亦可能危及能源输送与民生供应,甚至影响国家安全。为全面强化法制保护作为、确保基础设施安全,本次提出跨部会七部法律修正。
行政院指出,海缆防护涉及跨部会、跨领域权责及法案,为确保立法进程一致性及政策推动效率,本案采行政院统筹的包裹立法方式进行,完成包括「电信管理法」、「电业法」、「天然气事业法」、「自来水法」、「气象法」、「商港法」及「船舶法」修正,回应现行执法实务之困境,并避免法令实施之窒碍,强化整体法制效能。
推荐新闻:卢秀燕抱怨中捷补助款遭砍!行政院点明财划法问题「对台中挹注创新高」
行政院说明,修法重点主要有三:一、扩大纳入海底通讯电缆、海底电力电缆、天然气与自来水海底管线等重要设施,对故意或过失侵害均设刑责,以提升保护范围与责任明确性;二、增订对于犯罪所使用之工具、船舶或其他机械设备,不问何人所有均予没收及处置,杜绝不法再犯;三、强化船舶管理及商港秩序,新增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船载台(AIS)正常运作之义务及正确资讯揭露,并授权主管机关对滞留或伪冒身分船舶,采取移泊、没入等措施,以提升港口及海域安全。
行政院指出,此次修法将建立一套更完整的海缆及相关基础设施保护体系,不仅能有效遏止恶意破坏及违规行为,并能降低国家通讯、能源、民生与航运安全的风险,确保台湾对外连结及社会运作之稳定。修法完成后,将使我国在数位安全、能源韧性及港口管理等面向更趋完备,展现政府前瞻部署、守护国土安全及保障民众福祉的决心。

壹苹民调|台湾没有光复节吗?认同者该不该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