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荣泰表示,总结13日上、午两场会谈,第一是中央、地方都希望依照新版《财划法》,能够讨论出回归地方自治事项的事权分配内容,并清楚明白告知地方政府,使其有所依循;至于部分县市首长认为有必要就统筹分配税款、一般性补助款及计划型补助款等详细设算内容进行厘清部分,他也请主计总处适时与该等县市首长会后进行必要性说明。

卓荣泰比喻,认为中央对地方的补助好比有两个包,一个是钱包、一个是公事包。钱包里面多的是依照新版《财划法》后,地方可能多的财源;而公事包里面有财源、有地方自治应办事项,也有中央与地方依照权责、财力级次分别共同负担事项。因此,钱包与公事包合起来就是中央对地方的补助,以及回归给地方的自治事项。

卓荣泰指出,依据新版《财划法》所设算出来的结果,各县市呈现极大差距,尤其统筹分配税款的计算结果非常失衡,其中营利事业营业额比重达30%,但大公司营业额的所在地可能在六都之中的台北市或新北市,而其他地方负担的成本与付出,皆没有计算在内,导致城乡严重失衡。此外,在人口指标方面,部分地区有较多高龄长者或幼童需要照顾,而新版《财划法》却未考量人口结构因素,无法给予这些乡镇、城市更多预算协助;另一方面,在土地指标部分,土地面积仅以行政区域计算,但从事农、林、渔、牧、工、商活动,各代表不同土地价值,此次《财划法》修法未考量相对应的管理成本,造成负担国家粮食供应的农业县在计算过程中,明显不及于工商大县。

卓荣泰表示,去(113)年12月20日新版《财划法》表决通过,但表决过程相当仓促,不仅未有讨论空间,修法版本亦一再更新,甚至连表决现场秩序都相当混乱。有鉴于此,今(114)年2月27日行政院提出覆议案,3月12日他赴立法院进行口头报告,在覆议文及报告文中均清楚载明新版《财划法》条文内容矛盾错误,许多余数无法分配,但此一覆议案遭立法院否决。换句话说,行政院当时希望立法院重新审议条文的机会被否决,因此今天行政院没有任何立场,就新版《财划法》错误部分做任何动作,唯有立法院应对自己造成的错误向国人负责,并进行修法,请立法院勇敢面对。

卓荣泰归纳上午11位县市正副首长谈话重点,包括:第一,普遍认为新版《财划法》法条存有问题、计算公式错误,必须寻求解决;第二,不论统筹分配税款获配多寡,多数县市正副首长认为必须重新检讨水平分配,也有首长提到「获配多的、获配少的,必须将心比心,以取得城乡均衡」;第三,普遍认为应尊重地方制度精神,将地方自治应办事项回归地方政府承担,这也是应该要做的,只是地方县市首长希望中央清楚说明回归地方事项内容;最后一项是,普遍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全盘检讨《财划法》是未来必须走的途径,而不仅只针对计算公式错误进行修改而已。

昨日上午出席研商会议之11位地方正副首长包括:台北市蒋万安市长、新北市侯友宜市长、桃园市张善政市长、高雄市陈其迈市长、新竹县杨文科县长、新竹市邱臣远代理市长、屏东县周春米县长、澎湖县陈光复县长、连江县王忠铭县长、金门县李文良副县长及基隆市邱佩琳副市长。

「十五县市站出来!捍卫地方补助」记者会 苗栗县长钟东锦(左起)、新北市长侯友宜、台北市长蒋万安、台中市长卢秀燕、桃园市副市长王明巨、花莲县长徐榛蔚。彭欣伟摄
「十五县市站出来!捍卫地方补助」记者会 苗栗县长钟东锦(左起)、新北市长侯友宜、台北市长蒋万安、台中市长卢秀燕、桃园市副市长王明巨、花莲县长徐榛蔚。彭欣伟摄

卓荣泰也强调,新版《财划法》造成的问题,今年不解决,以后每年都存在。因此,行政院该做的事,就是建立一个可长可久的《财划法》。行政院可以再邀集地方各首长及财主人员共同讨论,未来避免仅采用人口数量及土地面积多寡等指标,就改变台湾各县市的财政命运,造成城乡失衡,必须合理规划,让水平分配更合理,包括考量各地方人口结构、土地管理成本;同时,财产税成长率也应适度管控,必须遏止助长炒房的不当行为,否则容易炒房的地方,自然更容易获得更多税金来源,这些都必须全盘考虑在内。

卓荣泰并重申,对于新版《财划法》造成国家财政重大危机,唯有透过全盘修法才能解决。中央、地方不是只针对计算公式错误的修正而已,这是立法院该负责的;同时,中央、地方也不是仅解决明年的问题而已,倘若此一问题不澈底解决,明年仍会重复上演城乡失衡、分配不公的问题。因此,行政院必须全盘检讨,并与各县市充分讨论后决定是否再次修正新版《财划法》,以达成「均衡城乡、均衡台湾」目标。

昨日下午出席研商会议之11位地方正副首长及代表包括:台中市卢秀燕市长、台南市黄伟哲市长、南投县许淑华县长、云林县张丽善县长、花莲县徐榛蔚县长、宜兰县林茂盛代理县长、嘉义市黄敏惠市长、彰化县周杰副县长、嘉义县刘培东副县长、台东县王志辉副县长、苗栗县陈斌山秘书长。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赴政院讨论财划法  侯友宜喊话卓荣泰「1事讲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