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宇甄指出,台湾正面高关税冲击出口、低薪资与高物价压缩民众生活、青年失业率持续攀升等临严峻挑战。这些问题,不是单靠民进党下乡开闭门会议、自我安慰就能解决,而是需要广纳各方智慧,一同寻找良善对策。朝野政党、专业人士、地方首长、民代、劳工及农渔业的意见,才是国家政策最宝贵的养分。
许宇甄感叹,赖清德却选择逃避宪法赋予他的权力,拒不召开国是会议,宁可在同温层中寻找温暖,把基层座谈变成一场内部集会,坐在台上继续扮演「我就是老大」的角色,下乡座谈已沦为「党内自嗨」。这样的格局,不仅无法回应人民期待,更显示他缺乏作为国家领袖应有的胸襟与承担。
许宇甄提醒,成熟的民主,就是要容忍不同的声音,得以保持各自异议的空间。唯有在争辩中找出问题核心,政府才可能制定出真正有效的政策。赖清德若真诚希望推动改革,就必须愿意直接面对批评,广纳谏言,而不是办几场自嗨座谈会交代了事。人民需要的,是能带领国家走出困境的领导者,而不是一个只会自我安慰、排斥异议的统治者。
许宇甄强调,总统的领导格局,决定国家高度,若赖清德只想听见被过滤后的掌声,那么他的施政将会离社会现实愈来愈远。赖清德不该只想听好听的声音,不该只想在内部取暖,而是要放下身段,开大门、走大路,面对最真实、最直接的民意。倘若赖清德依旧选择活在同温层,那么下乡开讲注定只是几场政治表演,无助于改善现状,更难以扭转内外交迫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