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彬说明,民众党团推出的《青基法》第二条定义16-35岁的国民为青年;第19条主张政府应完成「十八岁公民权的目标」,等同适用总统副总统的《选罢法》和《公投法》,还给青年权利、补上宪法缺口。刘书彬痛批,今年4月23日民进党立委林宜瑾、范云还说会将青年参政权纳入《青基法》中,要陪著青年走最后一哩路,但实际上立法进度不仅牛步,甚至在7月30日时林宜瑾还指控民众党团的草案违宪,双标造谣又可恶。

刘书彬强调,民众党团的《青基法》不同其它版本之处在于,主管机关设定为国家发展委员会,并设行政院青年政策专案办公室,再授权得设立基金发展青年事务。还有民众党也主张青年周,这不是单一天的活动,敦促各级政府更努力推广青年活动,如国际合作交流等,并鼓励相关单位在这段期间给予青年适当休假。

刘书彬说明,目前主管青年的单位只是教育部青年发展署,但青年事务并不限于教育,还包含居住正义、贫穷、以及新型态的AI科技基本法的落实,这些都属于跨部会的议题,因此才需要国家发展委员会统筹推动。此外,民众党团也推出「青年政策行动纲领政策」,机制比白皮书更具效力。纲领由行政院提出再经立院审议,是落实青年代表的参与式民主,更具代议民主的精神。

民众党立委陈昭姿、刘书彬。彭欣伟摄
民众党立委陈昭姿、刘书彬。彭欣伟摄

至于针对青年的居住正义问题,刘书彬指出,健全市场资讯透明度,条文要求政府公开「青年社宅需求资讯」与「租屋市场资讯」,让青年不再租得盲目、看不到未来。这也连结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三项,国发会每年需汇整青年居住问题并公开资料,减少资讯不对称;此外,也要求提升「包租」型社宅占比。

刘书彬解释,《青年基本法》不是《住宅法》,虽无法改变住宅政策,但党团版本设计出制度性机制,可以定期检讨与修法义务,并督促内政部、国发会未来修订《住宅法》与相关配套,更有利朝资讯透明与包租导向发展。民众党对青年的承诺是「住得起、租得到、不被歧视」的居住正义,在《青年基本法》可以真正落地、上路、执行。

至于青年最重视的《反歧视法》,这过去也是民进党政府口号喊得震天响、动作却停滞不前的代表作。早在去年5月,行政院就已公布《反歧视法》草案,办完区域公听会后就再也没有后续;一年多过去了,立法院看不到草案影子,行政部门也装作没事。民众党团认为,法案不能再拖延下去,因此在《青年基本法》中明文规定:政府应限期推动《反歧视法》立法程序,把这项重要的世代进步价值,纳入国家法制进程。

刘书彬强调,草案也补入了「落实世代正义」的原则,这并非新的创见,而是在修正《气候变迁因应法》时,民众党团坚持在这条环境永续相关的条文中,也要明列「落实世代正义」。让国家透过法定责任,不再用进步口号掩盖立法怠惰,也不让青年关注的价值,停留在「待办清单」上,毫无作为。

民众党立委陈昭姿、刘书彬。彭欣伟摄
民众党立委陈昭姿、刘书彬。彭欣伟摄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美智库拜会民众党 黄国昌:反对与中国统一!我仍列中国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