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瑾直言,蓝绿两党提案的版本不仅成了督促行政机关尽早公告行政院版条文的压力,而且当中的许多立法精神,也都被后来的院版条文采纳,实质帮助了相关意见之收整。
她说,当大家打头阵,费心费神构思各自条文,给行政机关压力、与行政机关沟通的时候,从不见民众党踪影。直到院版条文终于被催生,委员会逐条审查指日可待时,民众党版的《青年基本法》才在今年6月被提出来蹭,而且多处参考自院版结构,投机得很有该党风格。
至于民众党宣称5月就可排案逐条审查,甚至误导媒体5月时各党就都提出了《青年基本法》的法案版本,林宜瑾讽,根本说谎不打草稿。
推荐新闻:王义川惹厌女风波!林佳龙:他虽受误解但很成熟
针对白营的混淆视听,林宜瑾分三点说明:第一,5月时她的排案重心放在解冻遭蓝白大幅冻结的各部会预算,是全立院第一个进行解冻工作的召委;第二,院版条文5月9日送入委员会后,她仍陆续收到社会各界及青年团体对院版条文不够满意的意见反映,直到正式逐条审查前几日,她与团队都还在持续和教育部沟通更好的立法方式;第三,民众党的法案版本,就是在6月才送进委员会的,何来5月各党就都提出法案之有?
林宜瑾强调,本来法案提出的先后顺序,乃至于召委排案节奏,都不是特别值得被讨论的事情,无奈民众党程度如此,作为召委的她为了让国人对于如今立院生态有更立体了解,别无选择只能一一回应。
林宜瑾感叹,在跟这一届民众党周旋了快两年后,她深深相信台湾人绝对值得更好、更有论述和思辩能力,而非只会喷政治口水的在野党。她喊话,无论大家对现今未有立院席次的台派小党有何看法,在慎重评估后,未来都不妨给予这些台派小党为人民服务的机会,「相信在与真正进步的小党,就事论事激辩下,民进党一定也能有更好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