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来仪表示,她对《台湾如何失去川普》其中一些观点表示认同,例如台湾确实应该将国防支出大幅提升到高于目前2.5%的水准,并考虑延长核二厂的运转年限;但她对部分见解则有保留。
葛来仪说,惠顿认为赖清德应该在当选后效法前总统蔡英文,主动致电川普。然而他忽略了一件事,2017 年 4 月,当有记者问川普,是否愿意再次接听蔡英文来电时,川普回应「得先跟习近平确认一下」。赖清德从中吸取教训;他明白这样做的风险,因此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发出贺电,并派遣由立法院长率领的代表团参加就职典礼。
葛来仪提到,惠顿主张「多数分析人士认为赖清德在对美政策上听从副总统萧美琴的意见」。但她可以有信心地说,赖清德的对美政策完全是他本人的立场与判断。 而惠顿批评萧美琴与民进党是「左派人士」,支持欧巴马与拜登、却忽略共和党人,这样的说法恐怕会遭到美国国会内外多数台湾友人的反驳。
她指出,萧美琴在华府担任驻美代表期间,与共和党国会议员的互动不亚于她与惠顿所谓的「人权产业体系」的接触。台湾与美国两大政党长期以来一直维持良好的友谊与合作关系。
葛来仪说,关于对台湾课征的20%暂时性关税(虽然已由原先的 32% 调降),以及台湾所受的税率高于日本、南韩与欧洲国家的事实,大家都知道,那些国家所承诺的投资,实际上可能永远达不到预期规模。相较之下,台积电承诺投资的1650亿美元,是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外国直接投资,正在实质强化美国的半导体生态系统。此外,台湾即将与阿拉斯加签下史上最大宗的天然气合约,预计采购600万公吨LNG。「我要说,台湾目前的待遇并不公平。 」
她说,惠顿在文中批评台湾限制中国投资,但鉴于台湾面临的安全挑战,对中国的限制完全可以理解。虽然台湾确实未能吸引大多数从香港撤出的资金,但台湾正从欧洲的直接投资涌入中获得明显好处。
不过葛来仪强调,她同意目前台北仍未完全厘清,如何与第二任川普政府打交道的战略。然而,无论台湾做什么,都无法改变一个现实:川普聚焦的重点是与中国达成协议。真心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台湾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