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中,陈妤谈到自己曾因是否接演某舞台剧,与经纪团队出现激烈讨论:「我真的很喜欢那部戏,也想演,但恬恬担心时机不对,怕错过其他影像机会。」虽最后未合作该剧,双方也借此更了解彼此对职涯节奏的看法。「我们是真的吵过,但也真的都还在彼此身边。」谈到空窗期,陈妤直言:「我也会怀疑,是不是没有人要我了?」但刘恬恬会持续开发与主动对外联络,即使没有立即结果,也会让她感受「我们一起陪著你努力」。对演员来说,这样的「被陪伴」与安全感,是走过低潮的重要力量。
对于台语演出,陈妤形容:「讲台语的时候,好像就自动进入角色了。」虽然从小听得懂台语,但因日常少用,开口仍不熟练。她会请妈妈或台语顾问录音,靠反复播放练语感,「想到就讲、想到就讲」,让语言愈发灵活。她观察台语语感与情绪连动性特别强,「国语常需要刻意设计情绪,但台语说出来就很自然地进情绪。」因此排练时,她习惯预想语气,也保留即兴弹性。
谈到演出挑战,她以《弓蕉园的秘密》的孟娟为例,演一场无台词的诀别戏时,情绪涌现,忍不住拉住对方的手说:「我求求你⋯⋯」让她至今印象深刻,「事后想想,其实那句话是可以不说的,真的很谢谢导演的处理。」在《阿波罗男孩》中,她饰演自闭症患者的姊姊,有场原本只有舞台指示的宣告死亡戏,拍摄时镜头没喊卡,她自然下跪、抱住母亲,脱口而出:「你辛苦了。」她感动表示:「比起对不起,这句迟来的问候,透过台语传达出很巨大的爱。」
当年面对同性恋情被媒体公开,陈妤选择亲自撰写回应,直球回应,因为与经纪人之间毫无秘密,她选择正面处理、诚实面对,也获得不少正面回馈。她回忆:「那时刚好是同婚通过的时候,感觉自己也出了一份力。其实这些话题都很健康!」
谈到与经纪人结缘起点,陈妤分享,拍摄《恋爱沙尘暴》时面临一场床戏,对现场安排感到焦虑,便向尚未合作的经纪人求助。对方立即建议:「就算没正式签约,也该请个人来现场陪你,假装是经纪人也好。」陈妤说:「我后来真的请剧场朋友来现场陪我,才有安全感完成拍摄。」这段经历让她深刻信任对方,后来正式合作。她笑说:「演员与经纪人之间,真的是需要缘分欸,频率与互相尊重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