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权会表示,《教育基本法》第6条所规范「教育应本中立原则」、「学校不得为特定政治团体从事宣传或活动。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及学校亦不得强迫学校行政人员、教师及学生参加任何政治团体或活动」,其约束的对象为「学校」、「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并非学生。因此,所谓「不得强迫学生参加政治活动」,原意是「保护学生不被强迫参与」,而非限制学生自主参与公共事务。事实上,2021年公投前,教育部曾发函要求学校维持政治中立,此举引发学生团体质疑学校可能禁止学生办理与公投议题相关活动;后教育部澄清,该文是要求学校应秉持教育中立原则,「不得强迫」学生参加,但并未禁止学生自主举办与政治相关的活动,即为事例。今日上午,教育部长受媒体访问时,也重申此此立场。
台权会认为,不该跨过政治宣传中立红线的,是学校,而非学生。当学校干预学生的自主行动,甚至发明原先不存在规范,阻挠学生,反而落入了偏颇处理与违反中立的禁区。换句话说,学校出手要求学生不得在校园内进行罢免连署活动,便实质违反《教育基本法》第6条的教育中立原则,因为学校企图将自己的立场(即反对罢免连署)强迫施加在学生身上,违反了保持中立的法律诫命。回到教育机关的责任,《教育基本法》第2条明确指出,教育应培养民主素养、法治观念,促进对基本人权之尊重,「使其成为具有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之现代化国民」。显然,学校的责任,包含维护校园成为能培养民主实践场域的条件,这固然也包含不限制学生在校园摆放连署书、协助同侪参与公共事务。
推荐新闻:罢免吴沛忆2名领衔人遭搜索喊「绝不屈服」 北检4字回应
台权会表示,立法院也正酝酿通过进一步限制学生在校园内对公共议题表达意见的法案。中国国民党立委林倩绮等18人提出第六条修正草案,已于上月通过一读。草案明定禁止法人、团体在校园内从事政党政治宣传与活动,这将实质涵盖学生自主筹办、邀请公民团体讨论公共政策的活动。立法理由更直白指出,「近年政党活动多半包装为非营利组织、社团法人、NGO 等形式」,因此须「特别规定」以利适用,将长期投入公共议题的团体视为有害教育的团体。然而,公民的结社与表达自由正是健康民主社会的根基,如今国民党却意图以模糊立法让公民社会在校园消音,使校园成为公共议题讨论的禁地,其削弱民主的意图令人深忧。
台权会指出,学校的责任,不是压制公共参与、噤声学生,而是积极保障学生,能自主培养现代国民素养,让校园能自由讨论公共议题、实践公民行动。台权会最后呼吁,各大学校方切勿误读《教育基本法》的规范,阻挠学生自主发起的行动,学校更应思考自身出手干预学生行动的法律依据及合法性基础。同时,我们也严正反对国民党正推动的《教育基本法》第六条修法:进一步限缩校园内的公共讨论,台权会呼吁各界呼吁各界持续关注和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