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秀指出,日前川普声称将在就职第一天,签署对中国大陆加征10%关税的行政命令,现在又要打破美国150年来的纪录,邀请习近平成为就职典礼的「第二男主角」,川普将商场谈判的逻辑运用到国际政治角力,已经玩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有限的四年任期,川普亟欲创造「美国优先」的历史定位,川普2.0版的「灰犀牛」效应,将全面性的冲击未来全球国际政治与经贸格局;

过去四年,拜登政府将中国大陆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国际上围堵抗中,地缘上强化印太布局,经贸上透过美国设厂、近岸外包以及友岸外包,寻求去风险化,有一套完整的国际安全战略布局;显然,川普未来对话的对象,将不仅限于盟友,也包含了对手与竞争者,而盟友与对手的差异,将不再单纯是「民主与威权」的对抗,而是能否服膺「美国优先」的川普价值,「川普的小冒险,将成为的全球政治领袖的大挑战。」

相较于拜登,川普更看重单边主义谈判,更看重人与人的交情、更看重美国的国家利益。这对赖清德政府而言,无疑是极大的挑战,因为单边谈判、元首外交、美国优先的全新国际政治结构下,台湾能够掌握的谈判筹码极其有限,甚至刚刚签署的「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还能走多远,现在都成为问号。「美中共管台海和平」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民进党政府应该要重新思考国际战略与台海安全的布局。

过去,美国基于全球抗中的大架构,对于民进党利用「出口转内销」,用大内宣撑起意识形态的政治大旗,多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此次民进党政府的「军演说」,显然已经跨过可以接受的红线,「美国军方匿名打脸民进党军演说」「AIT再以正式管道认证中共军事活动并非针对赖清德」,美方出手之快、力道之强近年罕见,也无疑是公开警告民进党政府,别成为区域和平稳定的「麻烦制造者」。

去年总统大选期间,AIT主席罗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拜访三党总统候选人,特别强调「不支持台湾独立,支持两岸对话」,AIT台北办事处长孙晓雅也表示,美方「绝对支持」两岸的对话意愿,不认为美中台关系是「零和赛局」。显然,夸大对岸的军事活动,甚至祭出「不排除喊停双城论坛」,民进党两岸关系的「义和团化」,已经引起盟友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