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在凤凰台风外围环流与东北季风交织下,再度承受极端降雨的冲击。共伴效应带来的瞬间暴水量,让多处低洼区迅速沦为泽国,交通与社区动线全面中断。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洪患中,最令外界震撼的,不只是淹水的高度,而是当地居民展现的独特韧性——以及那份近乎超然的平常心。
昨日清晨开始,社群平台上便出现大量灾区影像:有人驾著独木舟穿梭街道,有人直接在肩高积水里踩著脚踏车往前推,有人干脆跳进水中游泳,甚至有人坐在半淹的骑楼下吃早餐,仿佛身处水乡泽国。这些超然画面引发外县市民众错愕,也勾起一丝近乎荒谬的幽默感——「这里的独木舟是家家户户标配吗?」不少网友感叹,宜兰人面对天灾的淡定程度,已经形成一种地方文化。
然而,这些略带喜感的画面,只是最容易被看见的表层。当洪水逐渐退去,真正的困境才开始清晰浮现。接获居民回报,积水高度在社区内高达 70 公分。浸泡在混浊污水中的沙发、电视、冰箱、床架与文件全数报销;泥泞干后的黏著与恶臭,让每一步清理工作都异常艰辛。那些在水中划船的幽默感,被家屋全毁的重量瞬间压回现实,在庞大灾损面前,现行的一户 1 万元补助更显得力不从心。
宜兰人在天灾前展现的从容与幽默,固然令人敬佩,但社会不应被几段「划船购物」的画面掩盖了灾情的真相。他们需要的不是赞叹,而是更周全的制度支持与中央地方协力。面对极端气候带来的日益频繁的淹水风险,这座短暂化身「水上城市」的宜兰,更需要的是让人们能真正安心生活的防灾韧性。
※ 本文照片、影片经当事人授权刊登,未经同意请勿拷贝转载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宜兰计程车博物馆淹水 24辆老爷车「泡水」!馆长心淌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