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事件发生在20日清晨,当时北台湾暴雨倾盆,一名17岁高中生撑伞上学,一辆白色轿车疾驶过积水路段,溅起水浪将全身泼湿。气不过的他,在社群平台发出10篇贴文,从古文、英文诗到散文皆有,题名包括〈溅水记〉、〈水渍〉、〈断肢伞秤〉及〈To the White-Car Driver〉,用词犀利又富诗意,情绪饱满。

他在〈溅水记〉中写下「吾撑伞上学堂,忽有白车如电过,轮压积水起狂浪」,在〈水渍〉里则感叹「母亲说衣裳脏了可洗,却不曾说有些水渍会渗进记忆」,而〈断肢伞秤〉更以「伞骨迸发台风的悲鸣」比喻愤怒情绪。这一连串「文采并茂的怨念创作」被网友笑称「满级分复仇文」、「徐志摩上身」。

高中生愤怒创作〈水渍〉,以诗文记录被溅湿的经过与心情。翻摄Threads
高中生愤怒创作〈水渍〉,以诗文记录被溅湿的经过与心情。翻摄Threads
高中生英文版愤怒创作〈To the White-Car Driver〉。翻摄Threads
高中生英文版愤怒创作〈To the White-Car Driver〉。翻摄Threads

过没几天,一位自称车主的人就在社群现身回呛:「我是车主,请问你有什么问题吗?你怎么不去怪积水,逻辑有问题去看医生」,并贴出报案证明单,表示已向警方报案提告。留言引发热议,有网友转贴《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第44条第1项第6款内容,指出「行经泥泞或积水道路,不减速慢行,致污湿他人身体、衣物者,可处600至1800元罚锾」,替学生抱不平,认为「要怪积水,也要先慢行」。

面对风波延烧,高中生再度发出〈道歉文〉,承认当下情绪失控、用词过激,未能体谅驾驶人在暴雨中行车的不易。他写道:「那日湿透的衣衫晾干便好,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若被浸湿,需要更多诚意才能抚平」,并强调愿意亲自说明原委、也愿承担后果,「愤怒时更要守住善良,委屈时仍须记得体谅」,展现出和解诚意。

一位自称车主的人在社群表示已向警方报案提告。翻摄Threads
一位自称车主的人在社群表示已向警方报案提告。翻摄Threads
高中生在风波延烧后发出〈道歉文〉,愿以诚意化解误会。翻摄Threads
高中生在风波延烧后发出〈道歉文〉,愿以诚意化解误会。翻摄Threads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高中生连发「10篇古文英文」抱怨被溅水!车主不爽提告3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