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于9月下旬溃流,导致光复乡多处严重受灾。前内政部长李鸿源日前在网路节目中指出,堰塞湖溃堤后洪水速度极快,洪峰仅需半小时就能抵达村庄,「等想逃已经来不及」。他并警告,目前马太鞍堰塞湖左侧边坡仍不稳定,一旦豪雨或地震再度发生,恐造成新一波崩塌与堰塞湖形成,但政府至今尚未就此进行正式讨论。

中央前进协调所副总协调官李孟谚今天在记者会答复媒体提问表示,现在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的部分,还有大量的土石堆积在上面,初步评估,河道内大约有1亿立方公尺的土石,因为坍塌范围非常大,边坡面积有500公顷,边坡也约有1亿立方公尺的土石,所以未来确实是有风险,譬如大、豪雨,可能还会再有大量的泥沙跟著下来,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崩塌形成,会再形成新的堰塞湖。

李孟谚说,专家评估认为,纵使有新的崩塌或新的堰塞湖形成,大概都不会像之前高达9000万吨的规模,但还是要戒慎恐惧。现阶段的做法,其一在上游和日方合作投了水位计,可以每10分钟监测水位变化,另外对于边坡的部分,林保署目前也做相关的监测跟分析,在聚落、民众密集居住区的防灾,包括水利署堤防加固、加高;河道的疏濬、开口堤封堤。

李孟谚指出,河道的疏濬,选定153公顷国有地,暂置河川砂石,每天以3万立方公尺的砂石量的进度疏濬,现在已累积近55万立方公尺,预估明年4月可望达到500万、600万立方公尺,河道疏濬畅通,万一上游继续土石泥流下来,风险可以降低。

李孟谚表示,中游处,就是山坡地到河川的交界、河川治理线与林班地的交界一带,将严密侦测拦沙坝,或是囚砂区等。

最后是对坝体的处置,李孟谚指出,除了监测水位之外,也请林保署再评估,要从林道开道,让施工便道进到崩塌的范围。评估三个方案,一是从河道开便道上去,约15公里,风险是汛期便道会被冲毁,一是从两侧林道开便道进去,分别是12公里、2公里多,但都非常陡峭,开辟便道能让施工机具接近到崩塌地,做后续的减灾工程处理,此三个方案都会同步并进。

中央前进协调所总协调官季连成说,这1、2周陆续到台北开会、讨论相关处置方法,李鸿源也有参与会议,因此完全能掌握工作跟进度,李鸿源的看法与李孟谚说法不会有差异,都是一致的。(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乐透开奖!20251018今彩539、39乐合彩、三星彩、四星彩奖号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