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署统计,111至113年全国建筑物火灾共发生1万5387件,其中住宅火灾计1万1014件,占71.6%左右,住宅火灾共造成360人死亡,591人受伤,起火原因前3名分别为:电气因素(占40.1%)、炉火烹调(占28.0%)、遗留火种(例如:蚊香、烟蒂等,占20.3%)。
热门新闻:25岁爆乳妹上男模店不付钱 大闹派出所要警喊「公主请下车」
当火灾发生时,浓烟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能扩散全屋,尤其夜间火灾,人们在睡眠时反应较迟缓。火灾发生后,若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正确应变、迅速逃生,就能大大提高生存率,也能降低财物损失。
为协助民众建立完善的家庭避难逃生机制,消防署呼吁民众一定要熟悉并做到下列防火与自救事项:
1. 及早警觉火灾征兆:住宅用火灾警报器可在火灾发生初期侦测浓烟或高温,发出警报声响,缩短发现火灾的时间,即早逃生应变,建议住家内每个空间都要安装。
2. 制作家庭逃生计划:找出家中潜在的起火高风险区域(例如:用火用电频繁的厨房、卧室等),标示出每间房间的主要、备用逃生出口及逃生路线,并与家人约定灾后的集合地点。家庭逃生计划制作教学影片
3. 定期演练逃生流程:透过模拟火灾情境,加强家中每位成员(包含儿童、长者、行动不便者)对逃生程序及路线的熟悉度。

消防署提醒,室内装修(天花板、墙壁)宜选用耐燃材质,逃生避难通道不可堆积杂物并务必保持畅通,以免错失逃生时机,若逃生路径受阻,应立即关门就地避难,并拨打119告知消防人员受困位置,冷静等待救援。只有平时准备充足,灾时方能保平安。


健身教练凌虐小姐弟竟弃保潜逃出境 新竹地院没收保证金、发布通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