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云行动服务公司是和运租车旗下知名的子公司,主要负责i-Rent共享汽机车出租业务,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受没车的开车族欢迎;iRent标榜创新的24小时自助租车服务,以客户(人-i)为中心思维,运用iT技术,让民众能在手机上找到最近的iRent汽车,即可快速便捷承租驾驶,结束承租时也可就近停在停车格或是有合作的停车场,是目前最人性化、生活化的租车模式。

i-Rent虽然方便,但民众承租前还是要先了解承租的定型化契约,确保双方权利义务,避免发生纠纷而告上法院,尤其最常见的就是承租期间发生事故

这起承租i-Rent发生事故纠纷的案件,缘于许男某天晚间7时51分向和云行动服务公司承租i-Rent小轿车驾驶后,借给「朋友」轮流驾驶出游后不慎发生事故,导致车辆受损,和云许男未经同意将车辆交由他人行驶导致车辆受损,应赔偿全部损失,因此提告要求许男赔偿车辆扣除折旧后维修费;维修期间营业损失及停车费等共24万余元

许男则辩称,事故发生时是他亲自驾车,车辆若是第三人驾驶导致车损,契约应对有利消费者解释,即「承租人承租车辆发生损害时,系由未经出租人事先同意并登记于本契约下交由第三人驾驶所致之情形」为限,也就是应由肇事的第三人赔偿。此外,该车辆是「向前撞击矮墙」导致车损,但和云求偿右后车门、右后车灯、后保险杆、全车内装泡水除臭、四颗轮胎、左前车门车窗等没有果关系,且车辆可能有前手使用不当受损,和云未即时修复,和云有举证之责。

和云为证明是许男出借朋友行驶发生事故导致车辆受损,提出客服及电话纪录,包括「客服人员询问车辆驾驶是否在现场,并要求警员将电话转交驾驶,驾驶接听后告知其姓林及身份证字号(非被告身份证字号),并叙述车辆经过很多手驾驶,其非撞坏车辆之人,但轮由其驾驶时前保杆突然脱落,客服人员询问承租人是否在场、其与承租人关系,林姓驾驶回复其系承租人友人,承租人不在场」。

其次是「客户输入许男个资讯后,告知车辆撞到墙,.....并询问是否一定要本人报警,因为似乎是昨天撞到,...客服人员询问是否本人驾驶,客户回答不是,是朋友驾驶,...当时朋友帮忙开去买东西,....客服人员告知客户是承租人,请客户自行向警方确认是否双方都需要到案」、「客户询问车辆给朋友开撞到,但自身不在该县市,如何处理,客服人员请客户输入人别资料,该人输入被告个人资讯后,客服人员询问有无报警,客户回答没有,客服人员又询问有人受伤吗,未获回应」。

 

 

法官根据客服纪录及电话内容显示,认为该车辆的保险杆脱落时,许男就不在现场,是由林姓友人驾驶,林姓驾驶仅知车辆是许男其他朋友在前一天自撞,且该车经多人辗转驾驶,且许男因不在车旁无法亲自报警,且客服纪录与其至门市办理事故通报流程等情相互比对,并无不符之处,因此认定许男向和云租车后,将车辆借给他人驾驶发生事故,许男不在车旁无法亲自处理,只能透过客服联系,但又未能循客服指示处理,任由他人土法炼钢处理车损,再转手由林男驾驶,许男辩称是自己驾驶发生事故,无法采信。

法官确认许男租车时未经和云同意交第三人行驶,依约要赔偿所有车损及营业损失、停车费,经计算后,判许男要赔和云24万5千余元,可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