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机车停车位长期不足,共享机车更常被批「与民争位」。市议员林亮君今于交通部门质询时指出,交通局虽首度将「提供非公有停车场」纳入共享运具业者评鉴,鼓励与私人停车场合作,但该项目仅占3分,形同虚设。
她揭露,今年有业者在「路外车格」项目拿0分,仍以82.76分夺甲等第一名并可增车,「宁可丢3分也不配合」,显示制度严重失灵。林亮君批评,北市日间活动人口比夜间多65万人,加上「机退2.0」政策,机车停车位持续减少,士林、内湖甚至从「供过于求」变为「供不应求」,停车压力雪上加霜。
林亮君指出,截至11月,北市共享机车已达1万1964辆,预估2030年将增至1万4200辆,车位不足却持续增车,市民停车空间正被压缩。她要求交通局提高评鉴配分,或纳入新契约条文,并研拟让共享机车采「共享汽车模式」,导入路外场站合作。
台北市交通局长谢铭鸿回应,让停车「路外化」是既定方向,将尽速研议相关调整。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斯卡罗」作者、血液肿瘤权威陈耀昌逝世 文化部呈请总统明令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