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陈姓阿嬷多年前曾罹患子宫颈癌进行子宫切除以及骨盆淋巴结廓清手术治疗,术后不久右下肢就开始出现日益加重的水肿状况,最近因为跌倒造成右侧股骨颈骨折,到童综合医院骨科部进行手术,术后患部虽然复原良好,却因为长期的右下肢淋巴水肿严重而无法正常复健,恐导致未来行走困难甚至可能长期卧床的情况发生。

整形外科郭彦辰医师检查评估后,建议可进行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先在水肿的肢体皮下打入萤光染剂,利用最新式的特殊近红外线萤光成像系统定位及找出淋巴管后,借由超高倍显微镜辅助,再以比头发还细的0.03mm特殊手术缝线,将直径不到0.8mm的淋巴管与小静脉做吻合,重新建立淋巴液回流之替代道路。

陈姓阿嬷术后复原良好,回诊时是自己走进诊间,不仅不用再依靠轮椅或是助行器,还很高兴的说,因为之前右下肢非常肿胀,因此都只能买宽松又大的裤子,已经很久没有办法穿合身的裤子,没想到现在竟然还能穿上这件许多年无法穿的裤子,真的非常高兴,也很感谢医护团队的治疗与照护。

郭彦辰医师表示,传统的淋巴水肿手术治疗都是等到患部非常严重时再进行大规模切除病变组织及植皮重建手术,不仅伤口非常大且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对患者而言身心灵都是巨大的煎熬。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则是治疗淋巴水肿的一种新式微创手术,因为手术伤口小(每个切口平均约1.5到2公分)、破坏性小(伤口深度仅至皮下组织层)、恢复期短,术后可下床,且不会在患肢以外部位新增额外伤口,能大幅提升患者日常生活与品质。

童医院陆续引进了新型的近红外线萤光成像系统、超显微手术专用器械及新型的超高倍显微镜等设备。此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是在超高倍(放大超过30倍以上)显微镜下进行,医师透过专业技术将患处直径约0.02至0.08公分不等的淋巴管定位且分离出来后,透过极细微、比头发更细的超显微手术专用缝线精密接合至邻近的小静脉,为患肢建立多个生理性引流,让滞留于肢体造成水肿的淋巴液因压力差分流至静脉系统,进而改善肢体肿胀问题,重新开辟另一个新的替代通道让淋巴液回流(如绕道手术的概念)。

淋巴水肿的病程,短则癌症手术后数个月即发生,长则可达数十年,加上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多半不自觉或是未接受正确的检查评估而忽略掉治疗的良机。郭彦辰医师呼吁应尽早寻求专科医师的诊疗与评估,避免症状日渐恶化导致蜂窝性组织炎、反复感染而造成软组织溃烂纤维化硬化等不可逆的情况。早期建立正确的诊断,及早接受正确的治疗方式,才不会延误治疗的黄金时机。

患者术前术后照片。童医院提供
患者术前术后照片。童医院提供
整形外科郭彦辰医师执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是在超高倍(放大超过30倍以上)显微镜下进行。童医院提供
整形外科郭彦辰医师执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是在超高倍(放大超过30倍以上)显微镜下进行。童医院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萧敬腾睽违5年台中独家跨年 A咖级演唱会接力嗨到农历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