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长宋德仁表示,以前一遇到大雨,防汛人员得火速冲到现场,但资讯零散并有时间落差,往往影响防汛决策的判断。如今透过智慧防汛平台,上至决策高层,下至第一线同仁,只要一支手机在手,就能像拥有千里眼一样,即时掌握从天空到地底下的所有水情。这套系统让防汛工作从过去的被动救灾,彻底转为主动应变,整体应变时间比以往至少提前了2小时以上,确保能第一时间精准掌握、迅速处理。
宋德仁进一步说明,智慧防汛平台以第一线防汛人员需求为导向开发系统,整合「全时监测、AI判断、即时推播」,每分钟可处理6万笔数据,并即时同步推播至29区公所,大幅提升应变效能。此外,平台已在8座抽水站导入 AI 操作,将防汛决策从传统单纯依前池水位,进化为同时纳入上游下水道水位资讯,提醒人员及时启动或加开抽水机组,精准发挥抽水效能。
他指出,为有效腾出滞洪空间,新北在硬体上持续创新,运用16座抽水站进行预抽,可腾出57.8万吨 滞洪空间,同时结合9所「透保水校园」建置了4.8万吨容量,这些设施都能与平台串联,进行远端操作多次排空,大幅提升防洪成效。
不仅如此,新北市更在制度上超前部署,早在2016年就率全国之先制定「透水保水自治条例」,要求各开发基地设置透保水设施,这项规定已累积提供约 223.7 万吨容量。透过政府主导(抽水站/校园)与民间参与(建案)的公私协力与科技治理,新北已总计创造出近 300 万吨的滞洪空间,成功打造更具韧性的智慧防灾城市。
宋德仁说,智慧防汛平台的成效别只听我说,实际案例中获民众肯定,就是最好的证明。以113年8月15日新庄午后骤雨为例,雨势骤增时,立即透过平台监控与推播机制启动应变,中港大排依照提醒开启紧急排洪闸门让超量水体进入河廊滞洪,分担排洪负担,中港抽水站同步启抽,使积水迅速退去。%
事后,有民众王先生在「爱新庄我是新庄人」脸书社群留言公开肯定市府作为,评审委员也对新北市能迅速缩短积淹水影响时间的这套应变系统,给予最高评价。
水利局表示,此次荣获第三届「天下城市治理卓越奖」环境保护组首奖,关键在于智慧防汛平台的建置与应用,成功整合607处监视器进行即时积淹水影像辨识,并透过LINE自动推播至防汛群组,让防汛人员得以提早2小时以上启动应变,如此前瞻性方案值得其他县市借镜与推广。今年共有22个城市、171件专案角逐,新北市凭借「解决积淹水沉疴」、「发展智慧防汛平台」、「提升城市滞洪量能」三大创新作法,最终勇夺最高荣誉首奖,感谢评审团对新北防灾治理的一致肯定。未来,水利局将持续以科技为后盾,提升城市韧性,守护市民安全,打造一座「不怕淹」的韧性城市。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