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明川医师说,眼睑下垂是位在上眼皮深处的提眼肌出现无力或松弛的现象,这会造成睁眼功能变弱,进而让外观看起来较为衰老且没精神、双眼皮变成多眼皮,患者本身的视野线也会渐渐受影响,如此视野缺损也会对外出交通造成安全影响。
他说,多数下垂原因可能是年迈退化,也有部分的人是因为天生结构缺少提眼肌,后天因素的退化大多以40、50岁以上居多,近年可能3C使用率高,眼睑下垂案例有年轻化趋势,像是这位患者约37岁开始眼睑下垂是临床上较年轻的案例。
患者求诊时透漏,眼皮遮挡视线越来越严重,经常被笑怎么好像都睡不饱,双眼的眼皮下垂高低程度也不同,这让她很担心无法治疗回到最佳状态。对此,吕明川医师表示,凡是原本提眼肌功能正常,尽早做治疗的话,即使退化都可以透过微创的提眼矫正让肌肉回复到完全睁眼状态;经评估如果退化太严重,则采取「筋膜移植术」,以人工悬吊带或自体腿部筋膜移植,皆能达到悬吊的目的。
另外,假如因为天生无提眼肌或是退化到极为严重状态,则评估建议做「前额悬吊术」,这是利用前额肌肉来悬吊。吕明川医师呼吁有不同程度的下垂,都建议尽早就医整形外科,让专业医疗介入,避免错过治疗的黄金期。


淡水清晨双载骑士自撞!20岁女重伤...24岁男送医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