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明光1940年生,16岁拜师学艺,师承林阿坤师傅,属彭阿海一派。20岁正式出师,执业超过一甲子,是新竹客家地区知名的土水作司阜,精通客家传统建筑土水工程,兼擅屋脊山墙的彩绘、泥塑及剪黏等传统技艺。其瓦作技术秉持传统工法与工序,在不使用防水毯下,透过谨砌细铺的手法,筑出会呼吸又不漏水的房子,充分展现传统瓦作技术的高度水准。
傅明光曾参与新埔刘家祠、北埔金广福公馆、北埔姜氏家庙、横山大山背乐善堂、北埔慈天宫等古迹、历史建筑修复工程,施作时坚持遵照传统工法施作,完整保留客家建筑的传统风格,又被誉为「客家传统建筑活的教科书」。
李远表示,今(2025)年7月行政院长卓荣泰颁发行政院文化奖予傅明光司阜,他才刚与傅明光见过面,对于傅明光的敬业精神感到非常钦佩和感动。丹娜丝台风及728豪雨造成全台大量文资灾损,他第一时间立即想到由傅明光司阜带领工班组成修复团队协助全台各地灾后重建工作,如今传来傅明光骤然离世噩耗,内心深处觉得非常哀伤。

2016年傅明光经文化部认定为重要文化资产保存技术「土水修造技术(瓦作)」保存者,2021年起受邀担任文化部文化资产局「汉式瓦作班」实作讲师,2022至2024年更致力于文化部文化资产局「重要土水修造技术(瓦作)傅明光保存者传习计划」,精勤教学,共培育学员22人次。2022年荣获客委会「客家事务专业奖章一等奖章」的殊荣,2025年更获颁第44届「行政院文化奖」。
李远强调,文化部除了会持续完成记录傅明光技法、工具的教学工具书与纪录片出版外,也会全力支持、协助傅明光在行政院文化奖所提成立「全国传统匠师产业工会」的心愿,加速促成他为保障所有传统匠师有更好与受尊敬的工作环境、收入等的心意,继续传承傅明光司阜对于文化资产保存维护的精神。
文化部表示,傅明光终身奉献台湾传统建筑修复,对土水修造技术无私无悔的传承贡献良多,让文化资产保存技术得以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