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宏及「台南式」表示,近日台南多处地带为何容易淹水?因为其过去正是「台江内海」与「鲫鱼潭」所在之处,这些地势是没有变过的,只是因为淤积,及后续使用堤防、抽水机与海争地,才有今日台南的地貌。

李俊宏表示,台南有些地名,现在还留有当时的痕迹。例如大湾,一看就知道在海边,黄伟哲市长昨日视察的昆山科技大学,在更早就是大湾的鲫鱼潭。而这次淹水的阿堂咸粥,过去就在台江内海里面。他也提醒台南民众,台南这次几乎是一整年的雨,倒到一个小地方,出入务必小心。

而「台南式」发文则明确指出,永康大湾仁德一带,曾是消失的鲫鱼潭所在之处。鲫鱼潭范围之大、湖水之深,甚至在当时获得乾隆年间邑治八景之一的美誉。包括古地名「埔姜头」(永康旧名)及蜈蜞潭(龙潭旧名),都不争地记录著鲫鱼潭曾经存在的事实。如今鲫鱼潭成为农田,而位于昆山科技大学内的昆山湖,即为昔日鲫鱼潭的残留痕迹。

观察「台南式」随文附上的地图显示,今日仁德区的抽水站,几乎是延著过去鲫鱼潭所在的范围而设,而此处也在近十年来,在开启河流整治计划下,让昔日仁德交流道要搭橡皮艇救灾的画面不再出现。虽然雨下得又急又猛还是会淹水,但因为排得快,水也退得快。如今鲫鱼潭没有消失,每逢剧烈降雨它总会换个面貌跟我们「打招呼」,期盼在极端气候的冲击下,依然能与这些低地和平相处。

而李俊宏针对近日有民众在四维地下道淹水受困其中,表示此处在他小时候,真的有人淹死在里面,「现在开车经过的地下道,以前可是河道啊!」所有的老台南人都会跟你说,下大雨,请记得离地下道远一点。

【本文内容经李俊宏授权刊登】

昔日「台江内海」的变迁。翻摄自台江国家公园管理处官网
昔日「台江内海」的变迁。翻摄自台江国家公园管理处官网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黄暐瀚录影遭导播羞辱「整理桌面」 本尊问:是谁突翻出旧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