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宜兰工作坊」、「高铁延伸宜兰监督联盟」等民间团体昨(5日)于环境部环评会议现场前陈抗,包含前交通部长贺陈旦、公民帮推理事长黄建兴,以及高铁延伸宜兰监督联盟发言人刘仲书等人现身发言。
其中,高铁延伸宜兰监督联盟发言人刘仲书指出,现行评估过于草率,有混淆视听、误导群众之嫌。刘仲书表示,这次高铁延伸宜兰计划大幅变更所倚靠的可行性研究基础非常有限,竟然只有17页报告!更认为铁道局引用20年前台铁的提速研究报告,该报告实则与高铁无关,且综合规划报告权重设定更是漏洞百出,产业经济外溢效益占55%,土地增值占21%,近8成效益都与交通本身无关。

对此,铁道局则表示,自101年起延续北宜新线相关评估及调查资料,多次就不同直铁路线方案进行评估,但因涉及翡翠水库集水区保护、绕行路线时间节省效益有限等因素,均难以继续推动。自105年高铁进行财改后,营运渐趋稳定且运量逐步成长,加上高铁南港端已预留延伸介面,路线避开集水区后仍具节省时间优势,因此于108年11月改采高铁方案续行规划及环评作业。
推荐新闻:罚金翻倍!未停让行人致重伤调高为3.6万 最快这时上路
铁道局指出,民团所称可行性研究仅17页一事,应为113年9月27日陈报至行政院的阶段性报告,内含可行性研究专章计17页。然而,该专章系针对直铁跟高铁进行比较分析,而非所谓可研报告。另有包含运输需求规划、路线及车站工程规划、用地使用规划,均于报告内其他章节详实揭示,整份报告内容达400余页。
至于外界另有质疑高铁延伸宜兰「仅比台铁快5分钟」等说法,铁道局则说明,经研判这数据应是先前采平行国5直接穿越翡翠水库集水区的北宜直铁路线方案,目前已确认方案不可行,若以此比较恐造成误导。

铁道局也强调,宜兰目前对外交通过度仰赖国道5号,常态性壅塞已影响民众往返与物流效率,铁路方面则面临台铁座位供给不足问题,加上北宜地区联外孔道有限,若遇台风、地震等灾害恐导致任一重要联外路廊瘫痪。因此,高铁延伸宜兰有其重要性。
铁道局副局长吕新喜今(6日)则表示,针对近期环境影响等议题将重新向环境部补件,包含噪音、弃土及取水区等隧道施工对环境影响分析,目标为今年第3季通过环评,目前也同步进行综合规划,预计第3季送至交通部,縡经行政院核定后便可进行基本设计经费审议并发包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