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苏」在脸书粉专发文表示,看到网路一堆台湾人数落日本医疗如何差劲,台湾医疗多么棒,让他身为第一线医疗人员,有点五味杂陈,并透露曾经因为做国际医疗转送的关系」,造访过不少日本医学中心级的医院。
有一次到名古屋最大的医学中心探访住院的台湾病患,2位神经外科医师跟他说明病情,还带他参观了急诊室,不大的空间躺了两床病人,「对,两床,整个日本中部最大的医学中心,就两床病人」,完全看不到疲于奔命的护理人员,和不耐久候对著柜台咆哮的家属,「整个急诊室就是安静、清洁、井然有序,就像是一个该让病患好好休息的理想场所。」
另一次则是他带一名肋骨多处骨折的老先生回台湾,到林口长庚医院急诊室,到了一个像是大厅的地方,「我第一次感觉到什么叫『摩肩擦踵』。那个空间的人口密度让人连呼吸都不太顺。我们被挤到一个角落去,连站的空间都快没了。」
「安东尼苏」表示,日本的医疗分级作得非常确实,基层医院对来诊病患作分类,「这就是为什么名古屋的中部国际医疗中心,只有两床病人,而没有发酒疯、发烧小儿、或是任何原因自己走来挂号的病人」。
而台湾的急诊则是「医疗量能无上限」的概念,当你通过了重度责任医院的评鉴,「这代表无论多少病患、是否超越了你人力负荷的上限,你都不能说不,你不能说抱歉我们没办法再接了,因为民众、医院、卫生管理机关都无法接受这种说法」。
「安东尼苏」也指出多年前的「邱小妹医疗人球事件」后,「医德」成了万能的勒索名词,现在打转院电话,几乎不会听到不能转过来,而是「要过来可以,但已经没有推床,可能会扣床喔」。他进一步解释,就是急诊室病床已躺满,要嘛坐轮椅、要嘛站著,一定得躺床就必须把转院救护车担架床扣住,救护人员也得在现场等到有床位空出来才能离开,「这就是我们台湾人自豪的医疗现况」。
他点出台湾的医疗环境,有的是压倒性的「可近性」,民众可以直接去台大医院挂急诊,看多年没好的鼻塞问题,完全没人可以阻止,但这些「可近性」都建立在压榨医护人员人力、精神压力上,「当我们的国民,对此产生优越感的时候,这样的压榨是看不到尽头的」。
「安东尼苏」直言,因为民众已经产生了优越感,若停止挂号,拒绝病患,就像是在这个优越感上搧了一个大巴掌,「像是告诉他们你的优越感都是假象,台湾的医疗系统没有你想像的健全,这是政府、民众都无法接受的事。」
延伸閱讀:大S猝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