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汐止区新台五路一段上一栋大楼1月5日12时许发生外墙磁砖剥落,下起「磁砖雨」,造成一名路过的40多岁女子受伤,所幸仅造成头部撕裂伤,意识清楚,被送医治疗。警消到场后已先针对该大楼外墙磁砖掉落区域拉起封锁线警戒,并通知社区管委会及相关单位协处。
高雄市大树区九大路社区于2024年12月17日下午2时中庭外墙磁砖掉落,造成住户受伤,工务局已立即于现场围篱警示带,并请管理委员会于30日内修缮完成,如届时未完成将依建筑法规定开罚。
高市议员黄柏霖指出,政府应规范五楼以上建物外墙别再贴磁砖,避免以后「磁砖雨」伤人,也让市容好一些。他自家大楼一年多前磁砖掉落,当时保险公司有理赔,但这次风灾过后,大楼管委会告诉保险公司已不保贴磁砖大楼了。
黄指出,建物外墙磁砖规范如果不改变,担心30年后、几千栋大楼都可能破洞,若砸到人、车都非常不妥,如果常掉磁砖,谁敢来高雄玩,且大楼坑坑洞洞,对都市景观也不好。黄强烈建议市府一定要调整规范,高雄要站在市民角度率先改革、也该建议中央改。
黄柏霖说,大楼老旧所衍生的问题年年皆有,不如现在先做出规范,禁止新建大楼贴磁砖,减少外墙维护的因素,让居住更有保障。老旧大楼时有磁砖掉落安全疑虞的问题,每年也会有需要整建维护的大楼申请经费,但能不能通过补助需要取得80%区权人同意等种种问题,让许多栋公寓大楼外墙修复形成一种困境。
黄柏霖以冈山一栋屋龄28年大楼为例说,大片磁砖掉落马路还出动警方封路,然而,以磁砖剥落问题已近20年,但整修必须获得住户区分所有权人会议8成以上同意,修缮费超过6千万元,假设以150户计要去支付这笔费用,平均每户要付出40万,有可能通过吗?。
他并提到,美国、新加坡等国已规定几楼以上不能贴磁砖,建议采取此釜底抽薪的做法,虽然中央法令仍未有所防范,但高雄市可以开先锋。
副市长林钦荣回应,会委请建管处发文国土署,在建筑规则中明令五楼以下禁止使用磁砖,让全国有一致标准。
工务局长杨钦富表示,造成外墙磁砖剥落的主因是材料品质、施工良劣及环境因素等。大楼住户及管委会应随时注意外墙磁砖状况,于台风、大雨、地震过后及环境温差太大应巡视外墙是否有磁砖隆起或剥落的情形。若有上述情形,应由社区管理委员会尽速召开临时会议讨论修缮维护及改善的方式,如果无法在短期立即修缮,应询问专业技师评估设置外墙安全防护网架等临时性工程,以避免磁砖等掉落而造成危险。
工务局呼吁,现在已进入冬季日夜温差大,民众行走时应于建筑物骑楼内行走,以避免外墙饰材剥落造成意外发生。民众若发现建筑物外墙有剥落或隆起的情形,应尽速拨打1999向市府举报,经工务局确认有影响公共安全者,将于现场张贴「当心坠落物告示」并要求该建筑物所有权人、使用人应依建筑法规定改善,如未改善,则依同法处以新台币六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锾。
工务局说,如果市民有外墙安全问题,于市府四维行政中心5楼建管处,每周三上午10点至12点设有土木技师、结构技师与建筑师等相关公会推派专业技师驻点,提供对建筑物构造及外墙安全的免费咨询服务。
工务局长杨钦富表示,高楼墙面不贴磁砖,他也正面认同。不过,维护建物与民众安全,并不只是墙面材料问题,也包含黏著材料、工法等相关问题并讨论,国外高楼也逐渐不贴磁砖,避免剥落伤及路人,但像是日本有预铸式工法,一体成形,也可避免磁砖脱落问题。
杨钦富认同该建议立意良善,市府也配合建请中央研议墙面安全改善之道。但目前高雄市无法单独实施此一政策,只能透过劝说,希望建商避免在高楼墙面使用磁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