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卫生局引述2024年《亲子天下》「过曝世代中小学生心理韧性调查」调查结果,表示高达87%的儿少拥有自己的手机,且即将面临国中教育会考的九年级学生,每天花超过4小时使用社群媒体。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松德院区儿童青少年精神科赖柔吟医师指出,网路的使用不像酒精或K他命等药物会直接进入身体影响脑部,但大脑在长时间使用下,酬赏系统、情绪调节系统及冲动控制系统会走习惯固定路径,成瘾患者的大脑结构功能也会发生变化,导致后续即使成瘾行为严重影响生活仍无法停止。目前俗称的网路成瘾中,只有游戏成瘾被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疾病分类》(ICD-11)正式列为诊断:「游戏障碍症」(Gaming disorder),其他网路使用问题虽然尚未有明确诊断,但网路安全、自我保护、时间安排及控制等议题,在儿童青少年阶段仍需要家长的协助。

赖柔吟指出,「α世代」的孩子相对较缺少真实生活中需要慢下来、自己思考及处理的历程及经验。当孩子于生活中遭遇压力与挫折,容易借由网路游戏获得即时的舒压与成就感,更成为孩子沉溺网路世界的推力。

台北市卫生局表示,家长可运用「三从四得(ㄉㄟˇ)心妙招」来了解及帮助孩子。

「三从」:
1.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减少使用网路
2.从陪伴做起:当孩子使用网路时,尽可能陪伴在侧
3.从理解开始:撇除偏见,先了解孩子网路使用的状况、动机和原因

再透过「四得(ㄉㄟˇ)」:
1.得设限:对于使用时间、安全性、个人隐私等进行设限的讨论
2.得沟通:对于设限的内容,鼓励孩子提出想法和意见,并保有可调整的弹性
3.得引导:从孩子的喜好,引导不同层面的尝试、连结至生活现实层面
4.得信任:给予孩子空间与主控权,让孩子愿意主动反馈自己的感受。若能在孩子越小的时候(8岁以前),避免让3C成为唯一娱乐来源,培养从真实的人际生活中,获得多采多姿的生活乐趣,更能达到预防的成效,且能养成受用一生的自主性。

卫生局指出,在台北市社区心理卫生中心的官网(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有提供「网路使用习惯量表」(选单点击「心理评量→网路使用习惯量表」)及「网瘾治疗服务机构」资源地图(选单点击「资源地图/列表→网瘾治疗服务机构」),市民朋友或家长可透过初步筛检,以了解自身或孩子是否达到网路沉迷的状况。若家长或孩子在学业、人际关系、身心健康、家庭互动、工作表现等出现负面影响以致生活功能无法维持时,需考虑就医,可就近至本市医疗机构寻求专业人员协助。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新北没听预报酿憾事? 台大天灾中心控「低估降雨量」!气象署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