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此举被视为一场高风险的外交赌注。自贸易战爆发以来,川普多次在与中国的交锋中受挫,这次让步再度引发外界质疑:美方是否会重蹈过去「以退为进却无所获」的覆辙。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芬太尼协议表面上代表美方取得成果,但历史经验显示,中国对此类协议的履行纪录并不乐观。川普过去也曾多次抱怨中国「言而无信」,包括在2024年宣布加征关税时,曾指责北京对毒品问题「毫无结果」。

中国的策略性胜利

中国则在此次峰会中展现出灵活的谈判策略。北京不仅成功换取美方减税,还维持部分稀土出口限制与市场管制措施,使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持续保有关键影响力。

尽管中方同意撤回部分新颁布的稀土出口禁令,但核心的初步管制措施仍然生效。TikTok在美国的最终命运仍未明朗,北京也未在峰会后确认达成具体协议,仅表示「将妥善处理」相关问题。

为何此时让步

尽管中国过去多次未履行承诺,川普仍选择在此时缓和态度。专家指出,芬太尼问题在美国国内压力极大,而中国近年确实展现出部分合作姿态——包括新增受控化学品名单、打击黑市贩售原料等行动。

根据美国缉毒署(DEA)今年的报告,芬太尼纯度下降、查获量减少,显示制毒网络在获取原料上遇到困难。川普因此称赞中国「采取了非常有力的行动」,并表示相信双方能在此议题上合作。

与盟友关系恐受冲击

然而,这项协议也可能引发地缘政治反弹。美国对芬太尼课征关税的另外两个国家——墨西哥与加拿大——同样为限制毒品流入美国采取行动,却眼见华府对中国减税,对自身则威胁加税。

来自加拿大的芬太尼占美国进口总量不到1%,却可能因政策不一致而被牵连。外交观察人士认为,此举可能改善美中关系,却激怒美国最重要的盟友与贸易伙伴,进一步削弱美国的区域信任与谈判地位。

短期通膨利好,长期战略未明

关税调降对美国内部经济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长期高关税推高物价,压缩消费者支出;任何幅度的减税,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通膨压力。然而,若中国未履行承诺,美方恐再度陷入「让利无果」的困境。

分析人士指出,川普的决策突显其一贯的交易式外交思维——以短期成果换取选前政绩,但可能削弱美国在全球经贸体系中的长期战略优势。

 这场以芬太尼为名的谈判,实则是美中贸易权力再平衡的延续。川普试图以经济让步换取安全议题上的合作,但历史显示,美方或将再次陷入「短期缓和、长期受制」的循环。美中关系或暂现曙光,但暗潮依旧涌动。

火線話題 | 川习会王见王

這篇報導屬於「 川习会王见王 」主題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恐怖喔~万圣节超应景 全球七大「最毛」之地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