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小说家卡撒兹纳霍凯自我剖析,其阴暗而艰涩的小说旨在「将现实探究到近乎疯狂的程度」。

虽然卡撒兹纳霍凯的作品中,仅有少数被译成英文,但文学评论家伍德(James Wood)曾形容,他的书「像稀有货币一样在人们之间传阅」。诺贝尔委员会指出,这项殊荣表彰的是一整个以「荒诞与怪诞的极致表现」为特征、并广受赞誉的创作体系。

卡撒兹纳霍凯于 1954 年出生于匈牙利久洛(Gyula),是1956 年匈牙利革命前两年——这场革命最终被苏联残酷镇压。他曾表示,自己「成长于一种困境之中——在一个像我这样被诅咒、拥有极端美学与道德敏锐度的人,几乎无法生存的国家里。」

已故美国散文家桑塔格(Susan Sontag)曾称他为「当代末日大师」。卡撒兹纳霍凯的小说多以寒冷的中欧村庄为背景,描写居民们在无神的世界里,试图从散落各处的符号中寻找意义。

阅读卡撒兹纳霍凯作品的第一个印象,是他的句子——冗长、蜿蜒、反复修正。他曾说,句号「不属于人类——它属于上帝」。他的译者瑟提斯(George Szirtes)形容,这种文字风格就像一股「缓慢流动的熔岩叙事」。

分析指出,卡撒兹纳霍凯笔下的小说世界往往空旷荒凉,但他的句子却如花岗岩般密实。1985 年出版的处女作《撒旦的探戈》(Sátántangó)中,一群村民试图弄清新来者伊里米亚斯(Irimiás)究竟是骗子还是救世主,其中一段描写日出的句子长达整整一页。

《撒旦的探戈》后来于 1994 年被匈牙利导演塔尔(Béla Tarr)改编成电影,卡撒兹纳霍凯亦为其多部剧本合作撰写。尽管片长达七小时,桑塔格仍赞其「每一分钟都令人著迷」。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IT出来面对?微软设定失误导致云端中断 美国Costco等客户端网站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