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报导,这项法案将承认在海外结婚的同性伴侣部分权利,但遭到立法会 89 名议员中的 71 人反对。
这项法案是政府为了遵守 2023 年法院作出否决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裁决后所提出。
尽管近年香港被认为逐渐趋于同志友善,但目前仅为估计占成年人口 6% 的 LGBTQ 群体提供有限权利。近期民调显示,社会对该群体的支持度正在上升。
国际特赦组织批评立法会否决法案,表示这展现出对 LGBTQ 权利「令人震惊的漠视」,并敦促港府提出新的修订版本。
香港同志权益运动人士沈旭晖(Jimmy Sham)表示,法案未能通过「极为可惜」,政府无法保障同性伴侣的权益,将「持续成为一个公开的伤口」。
他补充说,他相信政府不会「对当前非法且违宪的情况视而不见」。
这项法案源自沈旭晖长期推动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诉讼,他希望港府承认他与丈夫的婚姻。两人于 2013 年在纽约结婚。
香港终审法院于 2023 年驳回了同性婚姻的诉求,但在部分层面上给予同志运动人士一个胜利,裁定港府必须在两年内制定替代框架,以承认同性之间的结合。法官指出,缺乏法律承认可能会以「构成任意干涉的方式,扰乱并贬抑」同性伴侣的私人生活。
今年的法案正是港府为履行这项法律义务所提出的方案。它建议设立登记制度,让已在海外结婚或缔结民事结合的同性伴侣登记,并享有部分权利——包括医院探视权与为配偶作医疗决定的权利。
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曾支持此法案,并呼吁立法会通过,警告若被否决将违反香港法治,并带来「严重后果」。然而,此法案同时受到双方批评:同志运动人士认为其不足以构成替代框架,而部分立法会议员则认为该提案违背传统家庭价值,并为同性婚姻合法化铺路。
周三的否决意味著政府必须重新起草,但距离 10 月 27 日的期限所剩时间已不多。这也标志著立法会与港府之间罕见的分歧。特别是近年北京加强对香港的掌控后,两者几乎一直保持政治上的一致。
由于中国通过法律规定只有「爱国者」才能成为立法会议员,立法会中许多人被视为亲北京人士,而香港行政长官则几乎是由北京直接挑选。
民调显示,香港公众对同性婚姻的支持度正在上升。2023 年一项调查发现,60% 的人支持同性婚姻,而十年前这一比例仅为 38%。同年,香港还举办了同志运动会,这是该赛事首次在亚洲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