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在结束记者会时坦言「没达成协议」,连暂时停火都无法实现,但他仍将这次对话包装成「进程的一部分」,并透露可能会有后续会晤。普丁则宣称「只要沿著这条道路走下去,就能尽早结束战争」,却未提出具体方案。两人甚至在会后拒绝接受媒体提问,显示实质进展有限。
分析指出,虽然川普没有在乌克兰领土问题上让步,但他对普丁态度亲近,称呼对方「弗拉基米尔」,还对过去因「通俄门」调查而受干扰表示同情,强调「我们原本能完成许多好事」。川普甚至在接受《福斯新闻》访问时称「这场会晤我给10分」,把重点从是否达成停火转向两人私人关系,并宣称「美国是世界第一,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引发外界质疑。
过去川普对俄罗斯设下的停火期限与「严重后果」警告在这场会面中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笑容、握手与私人互动。对普丁而言,这场会谈最大收获在于成功摆脱「国际弃儿」形象。虽然国际刑事法院曾对他发出逮捕令,但这次却以「和平推动者」的姿态受到美国总统接待,重新被纳入国际领袖舞台,却无须付出实质代价。
专家形容,这场会议就像当年川普与北韩领导人金正恩的高峰会:气氛热络、动作亲密,但缺乏实质成果,甚至存在「合法化战争罪犯」的风险。对普丁而言,这次不足四小时的外交操作,至少暂时换得喘息空间与缓和制裁压力;至于这种局面能维持多久,仍有待观察。
外界也多认为,对川普而言,他事前放再多的狠话、并扬言没结果就制裁,却让普丁以「赢家」姿态轻松离开,不仅是「谈了个寂寞」,也显得川普威信与霸气尽失,成了这场会谈的输家。

劝世文|ChatGPT好用但不能尽信 网红情侣度假行程因此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