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边境争端:特别是在柏威夏寺及其周边地区以及翡翠三角等未划定边界的区域,可追溯至1907年法国殖民时期绘制的地图,柬埔寨以此主张某些边境地区,包括柏威夏寺。泰国对该地图的部分内容提出异议,导致领土主张重叠。1962年,国际法院(ICJ)裁定柏威夏寺归柬埔寨所有,但周边地区的争端持续存在,引发周期性冲突。

 2. 近期触发事件 :今年5月28日,柬埔寨柏威夏省与泰国乌汶叻差他尼省交界处的争议地区发生冲突,导致一名柬埔寨士兵死亡,紧张局势升级。双方互相指责对方首先开火,柬埔寨称泰国军队向柬埔寨军事哨所开枪,而泰国则表示其部队是对柬埔寨的挑衅做出回应。这次事件重新点燃了民族主义情绪,导致双方增派军事力量。

 3. 冲突升级与报复措施:自5月冲突以来,两国采取了针锋相对的行动。柬埔寨禁止进口泰国商品(如水果、燃料)、媒体(电影、电视),并削减来自泰国的网路频宽。泰国则加强边境管制,关闭大部分过境点,并威胁切断对柬埔寨的电力和网路供应。这些措施加剧了经济和外交紧张关系。

4. 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泰国总理贝东塔因与柬埔寨前领导人洪森的一通电话遭泄引爆国内怒火。在电话中,她显得对洪森恭敬,并批评了一名泰国军事指挥官,引发泰国民族主义者的愤怒,她道歉也难平众怒遭到停职。在柬埔寨,洪森及其子总理洪马内采强硬立场,柬埔寨向国际法院申请对争议地区的裁决,而泰国拒绝此举,倾向于双边谈判。

5. 今天双方武装冲突再次爆发,有报导称泰国F-16战机轰炸柬埔寨,造成平民死亡、多人受伤。双方再次互相指责对方首先开火,进一步破坏了外交关系。泰国召回大使并驱逐柬埔寨大使,象征两国关系严重恶化。

国外媒体分析,当前泰柬冲突是由未解决的领土争端、近期致命冲突、民族主义压力与报复性经济和外交行动推波助澜。两国均表示希望通过联合边界委员会等机制进行对话,但柬埔寨推动国际法院介入,而泰国坚持双边谈判,导致进展停滞,紧张局势持续高涨。

泰国总理贝东塔被停职。美联社资料照
泰国总理贝东塔被停职。美联社资料照
延伸閱讀:泰国柬埔寨交战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泰柬冲突升级!14死46伤、10万人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