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上升
多年来,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迁正使地球持续升温。当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积累时,它们像一层毯子覆盖地球,困住来自太阳的热量,导致全球气温上升。
今年,哥白尼气候变迁服务(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确认 2024 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达到 15.1°C(59.2°F)。 去年则是历史上首次,全球平均气温超过工业革命前水准 1.5°C。
未来,科学家预测全球气温仍将持续上升。 政府间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IPCC)根据三种不同的情境,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在最乐观的情境下,全球将在 2050 年达成碳中和(净零二氧化碳排放),从而防止全球气温进一步显著上升。
在中等情境下,二氧化碳(CO₂)排放量将维持在当前水准直到本世纪中叶,然后逐渐下降,并在 2100 年达到净零排放。 然而,在高排放情境下,全球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抑制温室气体排放,导致 CO₂ 浓度在 2100 年进一步升高。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IPCC)的预测,到 2100 年,全球平均气温在中等情境下将比工业革命前高 2.7°C(4.86°F),而在最严重的情境下,气温将上升 4.4°C(7.92°F)。 这些变化可能引发大范围干旱,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如果不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人口将从目前的 23 亿增加到 2100 年的 50 亿。
冰川融化与海平面上升
在未来 75 年内,随著大气温度升高,海洋温度也将随之上升。 1980 年代,科学家记录到海洋温度每十年上升约 0.06°C。 然而,英国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最近的研究显示,这一速率已飙升至每十年 0.27°C。 研究人员预测,在未来 20 年内,海洋温度的上升幅度可能超越过去 40 年的变化。 这将对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造成潜在的毁灭性影响。
斯特罗夫教授表示:「北极夏季的海冰肯定会在 2100 年之前消失,并且不仅仅是消失一个月,而是会有数个月的无冰状态。 这将加速北极变暖,导致格陵兰冰层进一步融化,加快海平面上升,破坏永久冻土区,并扰乱深层海洋环流(热盐环流)。」
对于依赖冰雪生存的人类与动物来说,斯特罗夫教授认为,这种变化的速度将快到无法适应。 研究显示,到 2100 年,全球超过一半的冰川将消失,而在高排放情境下,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将减少 75%。 无冰环境将使沿海地区更容易受到风暴海浪的侵袭,而这与永久冻土融化结合起来,可能导致整个社区被迫迁移。」
随著海洋升温,海水会膨胀,加上冰盖融化释放的淡水,将进一步推动海平面上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的研究人员预测,如果 CO₂ 排放持续增加,到 2100 年,全球海平面可能会上升 6.2 英尺(1.9 公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如果全球海平面上升如此剧烈,世界各地的城镇和城市都可能被淹没,其中包括英国的赫尔(Hull)、伦敦和卡迪夫(Cardiff)。 在美国,东海岸的居民将首当其冲,纽约市、波士顿、大西洋城和迈阿密)的大部分地区可能会被海水吞噬。 这项研究还预测,位于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的川普「海湖庄园」(Mar-a-Lago)也将在大约 75 年内被海水淹没。
更极端的天气
到了 2100 年,气候变迁带来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极端天气事件的剧烈增加。 伯明翰大学环境健康副教授巴丁顿(Dr. Suzanne Bartington)表示:「气候变迁正在显著增加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包括热浪、暴雨、干旱和野火,这些都会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
随著大气变暖,它能够携带的水气也会增加,导致降水强度加剧。 英国气象局(Met Office)的一项研究预测,在中等排放情境下,到了 2100 年,与史上最潮湿的一天相当的极端降雨事件可能会变得比现在多 10 倍。
与此同时,气候变迁导致的天气模式变化,意味著某些地区在一年的某些时期将几乎没有降水。根据英国气象局的预测,到 2070 年,英国夏季的平均降水量可能减少多达 47%,而冬季的降水量则可能增加 35%。 当这些突如其来的大雨落在因干旱变硬的地面时,发生「闪电洪水」(flash flooding)的风险将极为高昂。
超级飓风的崛起
在全球其他地区,最大的担忧将是灾难性的「超级飓风」(mega-hurricanes)。
台风(Typhoon)、飓风(Hurricane)和热带风暴(Tropical Storm)本质上是相同的气象现象,它们的形成源于海洋中的暖湿空气上升。由于人为导致的气候变迁使海洋温度上升,这些风暴获得更多能量,导致风暴强度不断升级,变得愈发强烈。
去年,一组研究人员呼吁扩展用于衡量飓风强度的标准——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级(Saffir-Simpson Wind Scale),以纳入这些异常强大的风暴。 「六级飓风」(Category-6 hurricane)将带来时速 192 英里(约 309 公里)或更高的狂风,并引发超过 25 英尺(约 7.6 公尺)的海水上升。
对于日本、印尼、菲律宾和美国南部各州而言,这些毁灭性的风暴在 2100 年前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
失控的野火
当世界某些地区遭受猛烈风暴袭击时,其他地区则将被酷热与干旱所折磨。
科学家预测,极端高温与低降水量的结合,将使某些地区成为「火药桶」,极易发生野火。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过程的征兆已经显现。
洛杉矶 1 月 7 日爆发了毁灭性的野火,迅速蔓延,导致至少 28 人丧生,超过 10,000 栋房屋被摧毁,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 当火灾发生时,洛杉矶正经历自 1944 年有记录以来最干旱的开年。 截至 1 月,洛杉矶国际机场自去年10 月1 日以来仅记录到 0.03 英寸(约 0.08 厘米)的降雨,导致洛杉矶县陷入「严重干旱」状态。
「全球天气归因组织」(World Weather Attribution)——由美国、英国和多个欧洲国家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网路——警告称,这场野火的高温、干燥和强风条件,由于全球暖化,其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了 35%。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预测,到 2100 年,气候变迁与土地利用模式的变化将使野火变得更加频繁且更加猛烈。
极端野火的发生频率预计将在 2030 年增加 14%,2050 年增加 30%,到本世纪末将增长 50%。 研究人员警告说,即使是北极(Arctic)也将面临越来越高的野火风险,除非采取果断行动。
窒息性的空气污染
如果各国未能投资于更清洁的技术,科学家警告,空污将成为人类面临的最致命挑战之一。 过去160年里,富裕国家城市的有毒空气污染水平普遍下降。然而,最新研究显示,全球99%的人口仍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超标的地区。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由于环保法规薄弱,污染水平已达到危险标准。近年来,印度首都新德里的空气污染指数经常超过 100 微克/立方米,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标准的 20 倍。
到 2100 年,许多研究人员预计,全球范围内的污染状况将进一步恶化。 降水减少与气温升高,意味著污染物会在空气中停留更长时间。 这将导致地表臭氧(ground-level ozone)和细颗粒物(fine particle pollution)浓度增加,进而导致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和中风。
《自然·气候变迁》(Nature Climate Change)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气候变迁持续,空气污染将在 2030 年额外导致全球 60,000 人死亡,到 2100 年则将增至 260,000 人。
数百万人的死亡
科学家认为,由于上述种种因素,到了 2100 年,全球将因人为气候变迁造成数百万人死亡。
随著气候变暖,越来越多的人将暴露于致命热浪之下。 对于过去从未适应过极端高温的地区来说,这种影响将尤为严重。
今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到本世纪末,极端高温将使欧洲的死亡率增加 50%。 即使在最乐观的情境下,每年仍将有额外 8,000 人死于热浪,而在最坏情境下,这一数字可能高达 80,000 人。
在 2015 至 2099 年间,全球仅因高温就可能导致 580 万人额外死亡,而欧洲受影响最严重的城市将是巴塞隆纳,其净死亡人数预计达到 246,082 人。
这一数据已经考虑到全球暖化可能减少欧洲寒冷冬季的死亡人数,挑战了「全球变暖可能对寒冷国家有利」的流行观点。
如果再将空气污染的影响纳入考量,气候变迁对人类生命的威胁将更为严峻。
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Chemistry)的研究人员预测,空气污染与极端气温的结合,可能在 2100 年前导致 3,000 万人额外死亡。
即使是在最可能发生的情境下,每年仍将有 1,080 万人死于热浪,1,950 万人死于空气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估算尚未考虑极端天气、野火或因农业崩溃导致的饥荒,因此气候变迁的真正死亡人数可能远超这一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