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节能减碳成为主旋律的时代,汽机车产业纷纷以「电气化」为目标调整产品线。不过,并非所有品牌都能一步到位。对于以通勤车为主力的台湾市场来说,兼顾油耗与实用性的「油电动力」,反而成了更务实的解方。PGO isavR威力125的诞生,正是这样的市场思维下所孕育的产品。

PGO isavR威力125动力结合M-Hybrid油电系统与MDI2.0双火星塞技术,造就高达65.6km/L的超低油耗,堪称125级距省油王。林浩升摄
PGO isavR威力125动力结合M-Hybrid油电系统与MDI2.0双火星塞技术,造就高达65.6km/L的超低油耗,堪称125级距省油王。林浩升摄

isavR威力125搭载一具124.6c.c.气冷SOHC 2V单缸引擎,最大马力8.8ps/7,000rpm,峰值扭力9.7N‧m/5,500rpm,虽称不上亮眼数据,但透过M-Hybrid油电系统与MDI2.0双火星塞技术辅助,使其能缴出65.6km/L 的油耗测试值,成为目前国产125级距的省油王者。PGO官方定价为8万8000元,不过上市期间原厂也提供早鸟优惠,现金价或12/24期零利率分期价均为7万元(含牌险)。

头灯采用卤素光源,并导入全新超广角设计,夜间照明范围更广,在雨天行驶时也能维持良好穿透力。林浩升摄
头灯采用卤素光源,并导入全新超广角设计,夜间照明范围更广,在雨天行驶时也能维持良好穿透力。林浩升摄

PGO在外观设计上明显收敛了以往大胆的线条语汇,转而采取国人接受度高、俐落且中性的造型。车头导入类蜂巢式纹理设计,车尾灯则以层次堆叠强化辨识度。整体比例相当紧凑,视觉重心明显下移,呼应其轻量化取向。虽然谈不上惊艳,但细看之下可以发现不少PGO的设计小巧思,像是弹性塑胶壳件上的立体纹理、与车色呼应的Logo标饰,都让这台主打实用的通勤车多了几分质感层次。

车头塑胶壳上的蜂巢立体纹理,让这台主打实用的通勤车多了几分质感层次。林浩升摄
车头塑胶壳上的蜂巢立体纹理,让这台主打实用的通勤车多了几分质感层次。林浩升摄
车尾灯以层次堆叠设计强化辨识度,紧凑车身比例与下移的视觉重心,让整体造型更稳重俐落。林浩升摄
车尾灯以层次堆叠设计强化辨识度,紧凑车身比例与下移的视觉重心,让整体造型更稳重俐落。林浩升摄

PGO isavR威力125是首批采用Y-ONE电脑弯管车体结构的PGO车款。这套新架构标榜相较于它厂传统车架,能提升30%纵向刚性,以及48%的侧向刚性;悬吊部分则采前伸缩、后单枪设定,整体调校偏向舒适,面对坑洞与不平路面时的吸震能力出色,双载时仍保有稳定支撑。搭配仅102公斤的整备重量 与轻量化10吋铝圈,使isavR威力125的灵活度与轻巧感让人印象深刻。

大尺寸高对比几何六角造型仪表背景也融入了蜂巢图案,资讯清晰易读,下方并有液晶多功能资讯幕。林浩升摄
大尺寸高对比几何六角造型仪表背景也融入了蜂巢图案,资讯清晰易读,下方并有液晶多功能资讯幕。林浩升摄
前置物空间除了附有USB充电插孔,也巧妙地加入手机固定巧思,行经颠簸路面手机不再轻易「投奔自由」。林浩升摄
前置物空间除了附有USB充电插孔,也巧妙地加入手机固定巧思,行经颠簸路面手机不再轻易「投奔自由」。林浩升摄

座垫设计同样值得一提。椅面长约700mm、厚度适中且泡棉支撑性优异,不论单人或双载都能保持舒适乘坐感。实际连续骑乘一小时以上仍不觉疲惫,对于每日通勤族而言,这样的乘坐质感远比数据更重要。

威力125拥有高达37 公升的车厢容积,不仅能放入整箱饮品,还能再塞进日常采购品与个人物件,空间运用灵活。林浩升摄
威力125拥有高达37 公升的车厢容积,不仅能放入整箱饮品,还能再塞进日常采购品与个人物件,空间运用灵活。林浩升摄

为了让媒体实际体验isavR威力125的置物实力,PGO在试驾活动中特地准备了1000元超市礼券,让大家亲身挑战「能塞多少就塞多少」。结果相当惊人,威力125拥有高达37公升的车厢容积,不仅能放入整箱饮品,还能再塞进日常采购品与个人物件,空间运用灵活。前踏板也能轻松摆下一袋卫生纸或背包,日常通勤、临时采买都毫不费力。这样的置物能力,搭配平整踏板与顺手挂勾设计,让isavR威力125在「实用机能」这一项目中表现相当突出。

前踏板也能轻松摆下一袋卫生纸或背包。林浩升摄
前踏板也能轻松摆下一袋卫生纸或背包。林浩升摄

PGO为威力125导入的M-Hybrid油电系统,与市场上强调「动力强化」的电推思维截然不同。这套系统的核心,是透过ISG(整合式启动发电机)在关键时刻「降低引擎负载」,以提升整体燃油效率。当车辆静止起步时,曲轴因负载增加需额外供油启动,此时ISG便会介入,以电机扭力协助曲轴运转,达到节油目的。若骑乘中遇上坡或负载突然上升,系统也会在3~5秒间短暂介入,让引擎转速维持平稳,避免拖转。

PGO将电池前移至斜板内,是造就超大置物空间的关键设计。林浩升摄
PGO将电池前移至斜板内,是造就超大置物空间的关键设计。林浩升摄

M-Hybrid会根据油门开度、转速、车速、电压与电池状况等条件判断是否启动,因此多数情况下「几乎无感」。这正是PGO刻意为了节能调校的结果,它并非为了加速快感,而是让小排气量引擎在最省油的区间内运作,达成节能与平顺兼具的骑乘逻辑。

PGO isavR威力125前制动采单向单活塞卡钳搭配固定式碟盘规格。林浩升摄
PGO isavR威力125前制动采单向单活塞卡钳搭配固定式碟盘规格。林浩升摄

在制动系统部分,PGO isavR威力125均采前单向单活塞卡钳搭配固定式碟盘、后鼓式煞车的配置,并标配CBS连动煞车系统。在一般通勤情境下,CBS的介入让制动力道分配更平均,单踩后煞即可同时带动前轮辅助制动,整体煞停距离与稳定性明显优于传统鼓煞车款。不过测试中也发现,因轮胎抓地力较高,若在干地使用CBS过度施力,后轮仍可能轻微锁死;但双载状态下的制动表现则十分线性,显示PGO在煞车调校上已大幅进步。

isavR威力125的动力输出线性流畅,电推辅助让起步更轻快不躁进,搭配柔中带韧的悬吊设定,在日常通勤与颠簸路面间都能维持稳定舒适的骑乘感受。林浩升摄
isavR威力125的动力输出线性流畅,电推辅助让起步更轻快不躁进,搭配柔中带韧的悬吊设定,在日常通勤与颠簸路面间都能维持稳定舒适的骑乘感受。林浩升摄

实际试骑下来,isavR威力125的动力输出并非「瞬间爆发」型,但从起步到中速都维持著自然流畅的推进感。在电推辅助下,起步时的轻快感令人愉悦,不躁进、不延滞,刚好是一种「不太快、但够快」的节奏,这样的调性对于重视稳定与安全感的通勤族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设定。悬吊吸震力道柔中带韧,面对连续颠簸能有效过滤震动。

PGO在isavR威力125上展现明显造车进化,从车架扎实度到油门与煞车反应皆更细腻,整体骑乘质感成熟细致,是一台实际体验后更能感受魅力的作品。林浩升摄
PGO在isavR威力125上展现明显造车进化,从车架扎实度到油门与煞车反应皆更细腻,整体骑乘质感成熟细致,是一台实际体验后更能感受魅力的作品。林浩升摄

值得一提的是整体精致度。从车架扎实度、骑乘滑顺感,到油门与煞车的反应延迟,都展现了PGO明显的造车进化。这是一台「实际体验后才懂得」的产品,它或许没有夸张的性能数据,但却能在每个细节上让人感受到成熟。

isavR威力125并非追求华丽表现,而是在节能与实用之间找到平衡。透过油电混合技术带来更顺畅的骑乘体验,也让日常通勤多了一种务实的新选择。林浩升摄
isavR威力125并非追求华丽表现,而是在节能与实用之间找到平衡。透过油电混合技术带来更顺畅的骑乘体验,也让日常通勤多了一种务实的新选择。林浩升摄

PGO isavR威力125并不是那种会让人一眼惊艳的作品,但却是那种「骑过之后会点头」的机车。PGO透过电推辅助重新诠释了油电混合的意义,把省油与平顺骑感结合成一种新的通勤体验。以约7万元的实际售价、65.6km/L的油耗表现,再加上大容量置物空间与省力中驻设计,威力125实际上已具备成为市场「理性之选」的条件。在强调电能转型的时代,威力125 反其道而行,以油电混合开创新的节能路线。对于每天在城市穿梭、在意荷包又想兼顾质感的通勤族来说,它的确提供了一个相当聪明的答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全新年式福斯商旅Caddy Cargo正式上市 驾驶辅助科技全面升级、售价89.8万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