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落幕 60万人见证的赛道传奇
大鲁阁卡丁车场不只是卡丁赛事的举办地,更是无数台湾车迷与业余车手的起点。17年来,累积超过60万人次参与卡丁车活动,其中有超过40万人是首次体验卡丁车竞速,并接受正规卡丁车讲习,可说是培养台湾赛车人口的重要摇篮。
无论是过去KT-100统规赛的火花四溅,还是N35耐久赛的团队战术对决,大鲁阁卡丁车场在台湾基层赛车运动的贡献,无庸置疑。它是无数赛车梦的起点,也是一代赛车人回忆的共鸣。
The Great Race Final最后一役 16队燃尽热血

为了替大鲁阁画下最光荣的一页,《The Great Race Final》耐久赛集结全台热血车队,共有16组车队、48名车手参与。每支队伍由三位车手组成,在长达两小时的正赛中进行接力,并需依规定完成两次PIT进站及换手,最终依完成圈数及总时间决定胜负。

赛事在下午五点起跑前,所有车队先进行「三车手总测时」制度:A、B、C三位车手各进行8分钟单飞测时,将三人最快单圈时间相加,总秒数决定起跑顺位。这样的制度,考验的不仅是单一车手的速度,更重视团队整体实力的平衡。

比赛采用「动态起跑」模式,在龙门下国旗一挥,比赛正式开始!在夕阳余晖下,N35引擎的怒吼划破空气,仿佛这条熟悉的赛道也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迎来荣耀与热血的奔驰。
战术与耐力的极致考验

尽管车辆采用统规N35设定,但团队的战术分配与车手接力顺序仍是胜负关键。在这场两小时的漫长竞技中,节奏掌握、PIT时机、车手体力调配皆为关键变数。比赛中不乏激烈攻防,几度上演超车与防守驳火的画面,让场边观众惊呼连连。中段数支队伍陷入PIT策略失误与体力下滑的乱流,但也有队伍在关键时刻稳住节奏、沉著应战。

其中,Project K在全场展现高稳定性的配速与准确进站节奏,堪称教科书般的比赛节奏;Racing Bear Team则凭借灵活的接力顺序与后段追击展现韧性;ARM团队虽在中段曾落入苦战,但最终仍稳住脚步拿下季军席次。

烟火下的终章 荣耀与不舍交织

随著两小时赛程进入最后一圈,场边气氛也随之沸腾。最终由Project K团队夺下冠军,以精准无误的节奏与稳定表现,成功写下最后的胜利者名单;亚军由Racing Bear Team抢下,ARM则位居第三。当终场方格旗挥下、Project K车手冲线瞬间,龙门上方施放出象征终章的烟火,现场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落,有人拥抱庆祝,也有人默默擦拭眼角。这不只是一场比赛的结束,更是一段时代的落幕。

期许东山再起 赛道精神不灭

虽然桃园大鲁阁卡丁车场正式熄灯,但它所点燃的赛车热情、所启蒙的无数车手,将继续在其他场域中延续。许多曾在这里初试啼声的车手,如今已成为参加TCR、GT赛事的职业选手,甚至跃上国际舞台。我们期盼有一天,大鲁阁卡丁车事业能够以崭新姿态再度回归,为台湾赛车运动再创高峰。

赛事最终排名|Top 3 车队
冠军:Project K
亚军:Racing Bear Team
季军:A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