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所长傅文芳指出,全球地缘政治紧张、ESG 规范上路、欧盟供应链法案与碳关税加速实施,使供应链成为企业串接营运稳定与国际信任的重要枢纽。她强调,企业必须从地缘政治、法规政策、数位治理与科技应用四面向提升敏捷度,并在供应商、制造、运输与 IT 系统间建立整合治理策略,以强化预警与风险控管能力。
安永税务服务部执业会计师吴雅君表示,美国总统川普推动的新对等关税自 8 月 7 日起生效,虽仍有部分国家在谈判,但企业已明显感受到压力。她指出,企业可从三方向提升抗风险能力:一是利用 AI 优化关务与贸易 ERP 系统;二是以跨国并购或设厂分散风险;三是灵活运用关务减免与相关措施。
吴雅君建议,若要降低美国进口关税,可利用「首次销售原则」(First Sale Rule)降低课税基础;同时向美国海关申请「原产地证明」(CO),调整产品实质转型地至税率较低地区。企业规划赴美投资时,也需深入评估地点、架构与营运可行性,以建立可长期运作的布局。
安永咨询服务执行副总陈志明指出,地缘政治、技术快速变动与骇客攻击,使供应链资安成为韧性治理的核心。全球规范正逐步朝「关键资讯基础设施保护(CIIP)」与「经济安全」方向演进,而台湾也在推动零信任架构与供应链资安强化措施。
陈志明提醒企业应盘点第三方风险、建构供应链资安管理框架并落实控管措施,透过自动化与可视化平台掌握供应链风险全况,才能在变动环境中保持即时反应能力。
安永企管顾问公司总经理黄昶勋指出,AI 带动需求暴增、能源转型与地缘政治风险,使供应链不确定性攀升。安永调查显示,78% CEO 认为供应链中断将是未来三年最大挑战。
黄昶勋表示,供应链表现取决于企业的计划能力——包括原料供应、产能配置、库存管理与交期平衡,唯有打破资讯孤岛并善用 AI 工具,才能打造自主化供应链计划能力,让企业在动荡环境中「Plan Better, Compete Smarter」。
Kinaxis 亚太、日本与印度区专业服务副总裁萧君强表示,供应链中断已成常态化挑战,但企业可透过端到端协调掌握风险。他指出,数据可见性、智能决策、自动化与智慧助理是供应链协作的核心技术,而 AI 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已从 AI Chat、Agentic AI、AI Fusion 到异常管理等多元型态,能协助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加快决策速度。
萧君强强调,随著 AI 成熟,供应链管理正从「被动反应」转向「前瞻预警」,企业若能整合资料与技术,即可大幅提升营运韧性,在全球竞争中保有优势。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