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盛传每坪600万元的北市信义区指标豪宅「陶朱隐园」,10月23日传出售出一户,交易楼层是位处17楼高楼层,交易总金额为新台币12亿元,换算每坪约400万元。但消息曝光后,近日传出买方虽已付订,仍向中工提出再次议价,砍了9千万元,交易金额降为11.1亿元。
房产专家何世昌指出,以最新成交价计算,中工处份利益可能只剩4800万元,处份利益仅约4.32%?买方回头杀价这件事,透露出牌桌上叫牌主动权在买方,而不在中工。回顾7年之前,中工握有绝对主动权,可惜要价过高,错失最好时机;如今在联贷银行团压力之下,中工被迫接受「城下之盟」,可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何世昌分析,此次买方砍价相当精准,出的是「鸡肋价」,而非「芭乐价」,这价格让中工还有点小赚,蝇头小利,食之无味而弃之可惜,最终还是点头答应出售。他臆测,买方吃定中工在银行团压力之下非卖不可,而中工重视的已不是卖一户赚多少钱,主要著眼于成交一户后能解除银行团抽银根的警报,对公司营运有正向帮助。虽然成交价被砍,但结果对买卖双方「当下」而言都是好事。只是对中工来说,比较难受的是17楼户单价下滑,未来全案均价要卖到每坪350万元恐怕难度大增,连带使全案处份利益受到冲击。
陶朱隐园至今屋龄7年,仅出售1户,是2019年7月由威京集团关系企业承耀股份有限公司,向原持有人亚太工商联取得,外界解读是左手换右手的集团内交易。中工今年10月23日再次公告,陶朱隐园建案售出,才被认定是首次非关系人成交纪录。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馆长遭毁灭爆料!她揪「流出录音档对话」惊:国安局应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