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又文表示,目前 CoWoS 只是先进封装发展的基础,接下来主战场在于 Beyond CoWoS 的立体 3D IC 堆叠,包括 2.5D、3D、3D+ 等技术,晶片与制程难度只会越来越高。他以台积电与辉达为产业「明灯」,强调这波 AI 与先进封装并非短期泡沫。

他指出,一颗高阶晶片从前段晶圆到后段封装,周期已拉长到约 3 个月,「这么难做、周期这么长,要形成泡沫没那么容易。」未来几年先进封装资本支出方向相当明确,仅主要客户一家明年在先进封装的资本支出就逾千亿元,本土设备厂约占 10%,其中均华约占 1.5%。

梁又文以「钻石分级」比喻 CoWoS 与 3D 堆叠的检测与挑选过程,等级差异可反映数倍价差,显示设备与检测能力的重要性。他形容,均华在某种程度上「像半导体界的宝石鉴定学会」,产品一旦出错,就可能是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损失,显示其技术门槛与附加价值。

谈到均华未来成长,石敦智指出,公司完全聚焦先进封装设备,成长动能来自四面向:一是市场趋势与技术平台扩散,除 CoWoS 外,已切入 WLCSP/WLCM、InFO,并布局 CPU、SoC 等应用;二是云端与 AI 巨头资本支出加码,Google、Meta、Amazon、微软等纷纷额外追加 AI 投资,显示需求强劲。

第三是核心技术延伸新机种,均华以 Pick & Place 为核心,扩展到 Die Attach、Chip Sorter 等设备,预计明年有新产品问世,有机会快速放大营收,挑战主要产品线之一;第四是客户结构优化,目前全球前十大 OSAT 封测厂多为公司客户,且积极投入先进封装,未来随客户扩产,出货与成长具想像空间。

在全球设厂议题上,均华业务协理林坤辉表示,设备厂的角色就是「客户在哪里,我们就会在哪里」,先进封装高度客制化,设备必须贴近当地制程与客户共同成长,这也是未来跟随客户布局北美、亚洲与欧洲的重要方向。

针对法人关注财务议题,均豪精密资深处长黄盛宏说明,近期营运费用上升,主因是集团(含均豪、均华)提前布局研发人才与能量,特别是配合 AI 先进封装需求,近两年大幅增聘软体与系统相关工程师。他表示,在少子化、缺工与 AI 扩张下,客户要求设备具备 AI 监控、即时回馈与检查功能,短期垫高费用,但有助中长期成长,费用率目标约落在营收 25%至 26%。

对于 2026、2027 年 CoWoS 与 WMCM 先进封装产能,梁又文表示,虽不便代客发言,但从晶圆代工大厂近期谈话可见,CoWoS 产能目前仍供不应求,辉达执行长黄仁勋再度访台,就是希望争取更多产能,以支应 Rubin 等新一代 GPU。

他进一步指出,依客户 ESG 报告,2030 年后段制程在地化比重目标为 30%,目前不到 10%,本土设备与服务能量至少还有4倍空间成长。

展望中长期,梁又文认为,这波 AI 与先进封装浪潮尚未进入景气循环,仍在基础建设与生态系成形阶段。从辉达 GPU 路线图一路排到 2030 年,可见客户已给出长期蓝图。在国际化、在地化与技术迭代三股力量交会下,他认为这波资本支出浪潮才刚开始,未来三至四年对台湾设备厂仍相当值得期待。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臻鼎Q3财报|每股赚2.46元胜上半年 AI伺服器与IC载板业务迎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