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佑钧指出,AI需求过热导致部分传统应用被挤压,这种现象并非华邦电独有,而是整个台湾科技业共同面临的挑战。不过,他认为这也显示台湾仍掌握全球科技发展的前沿,能走在科技最前线,对台湾经济绝对是好事,只要企业能持续巩固领先地位,带动国家长期稳健发展。
对于美中角力与稀土武器化的议题,焦佑钧指出,地缘政治争论已持续多年,即便不是用稀土,美中也会用谈判筹码来争取最佳地位,双方都在寻求最佳结果,但外界难以判断表面言论与实际谈判内容的落差。他表示,企业应持续观察国际局势变化,理解游戏规则后再拟定应对策略。
谈及全球景气,焦佑钧指出,能与尖端科技接轨的产业仍具成长力,台湾现在正站在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但因资源与人口有限,难以全面带动所有产业,「抓到属于我们的机会就很好了」。他也提醒,AI热潮终将趋缓,届时台湾产业需重新思考如何维持竞争力。

对于台积电等科技厂商赴美效应,台湾资源往美国移动已成不可逆的第三波外移浪潮,继1980年代往东南亚、1990年代往中国之后,2020年后台湾企业纷纷前进美国,这是美国带动的事件趋势,台湾只是抓住机会。他强调,政府政策与企业决策不应画上等号,各家公司会依自身策略选择最适合的发展方式。
焦佑钧透露,华邦电未来也将在美国布局,但不会在当地做前端晶圆制造,而是聚焦于设计、销售与应用开发,以相对轻资本的方式切入市场。展望2026年,高雄新厂是否成为华邦电的重要亮点?焦佑钧表示,「会变成多亮不知道,但应该不会再是包袱」,新厂营运可望进入获利阶段。
至于市场讨论,记忆体市场是否进入超级循环?焦佑钧直言「不会」,他分析,记忆体景气循环本质来自建厂速度,建厂时间约两年,这次可能更久,若供应商现在开始扩厂,景气高峰将延续两年,「好消息是上升循环开始,坏消息是两年后会进入下降循环」。
焦佑钧也说明,DDR4并非因自身需求强劲,而是被AI与HBM市场「排挤效应」带动,现在的荣景是AI太好带来的效果,未来仍须观察AI热度能维持多久。他笑称,「十年缺货」的说法过于乐观,「十年你可以盖多少厂?」提醒市场保持理性看待循环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