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扬伟指出,AI的核心仍在于模型(model)的持续进化,「从ANI到AGI,未来甚至到ASI,都是长远的发展方向。」他强调,从对话型模型的应用开始,AI正朝向「physical AI」(实体AI)演进,这将需要更庞大的运算能力与能源支撑。
即将在10月举行的辉达GTC大会,刘扬伟也证实将亲自出席,并将参加大会前的座谈活动,并透露将与黄仁勋等科技领袖会面。
他举例,OpenAI执行长Sam Altman近期提出「每周生产1 Gigawatt算力」的构想,若以金钱换算,1 Gigawatt约相当于500亿美元,「每周500亿美元的投入,足以想像AI市场的庞大潜能。」他认为,AI应用与供应链尚处萌芽阶段,未来商机仍将持续扩张。
谈及Sam Altman日前访台行程,刘扬伟证实双方确有会面,在鸿海总部针对「未来发展与合作」进行广泛讨论。他表示,除既有合作外,双方也就新兴AI应用与算力平台的可能性交换意见,但细节暂不便公开。
至于中国启动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刘扬伟指出,若持续对立升温,势必对各行各业造成冲击,不光只是鸿海。不过,他也强调,短期影响有限,公司仍有库存缓冲,营运与出货维持稳定。刘扬伟指出,鸿海已在全球多地建立多元布局与备援机制,以强化供应链韧性,确保生产稳定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站上27200关卡!台股收涨482点 台积电涨40元报1645创新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