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10月共有中秋节、国庆日及台湾光复节三个连假,尤其今天是中秋节,民众探亲访友通常会馈赠各种礼盒,秋前前夕, 应景礼盒玲瑯满目,部分礼盒为了卖相好,常常过度包装一层又一层,吸引消费者选购,加上有的民众送礼,认为包装越大越华丽,送礼越有面子,也助长了礼盒业者过度包装。
环境部表示,一年一度的送礼时节,华丽包装常在心意传达后迅速成为环境的负担,为落实源头减量,依据《资源回收再利用法》及环境部公告「限制产品过度包装」法规,管制糕饼礼盒、加工食品、化妆品、酒类及电脑程式著作光碟等5大类产品礼盒,包装体积比值均应小于1;化妆品、加工食品及酒类礼盒包装层数依规定应在2层以下,糕饼类及电脑程式著作光碟类礼盒应在3层以下,违者可处3万元至15万元罚锾。

环境部表示,秋节前夕各地方政府环保局仍查获不少过度包装礼品,三大类过度包装礼盒包括糕饼礼盒、加工食品及茶叶礼盒,举例来说,地方环保局查核发现,市售茶叶礼盒包装体积比值大于1,也就是大大的茶叶礼盒,结果打开来仅2小罐茶叶,有的糕饼礼品更是包了一层又一层,有的还混合纸类及塑胶包材,成为棘手的复合式包装。
赖莹莹表示,经过多年宣导加上《资源回收再利用法》开罚,过度包装已逐年减少,此外观察过度包装礼品不只是不环保「送礼变垃圾」,估算平均售价1千元的过度包装礼盒,约有50元约5%「过度包费用」,恐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外盒越华丽当然转嫁费用越多,羊毛出在羊身上, 等于民众买越多付越多包装费,有的民众或公司行号整箱整禾箱购买,花钱买到的到底是产品本身还是包装费用,呼吁民众「我不买你不卖」,让礼盒业者没有销售市场,外包装自然就会减量。

很多民众好奇什么才是合适又环保的礼盒包装,赖莹莹表示,循环署「绿意匠心」环保评比礼盒大赏日前才揭晓,台湾最「绿」礼盒得主的设计充满环保、质感且有巧思,「环保设计金奖」的礼盒,包装采用单一材质,并透过卡榫结构结合提把,无任何黏贴或塑胶,彻底实践包装材料的减量,且采用环保油墨,有的则是泡壳采用全生物分解材料,可进行自然堆肥分解,将包装的生命周期延长,兼顾产品的品质与环境友善。
赖莹莹强调,「环保不只是法规,更是心意,希望送礼成为一项有助于环境的行动」,礼品包装依循「一多三少」原则,即产品份量多、包装材料少、材质种类少、印刷少,民众在选购时,要买最符合绿色设计精神的产品。
火線話題 | 中秋放连假
這篇報導屬於「 中秋放连假 」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