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健表示,TARC已经规划明确的国际化策略,从上游系统厂到智慧座舱供应链,已逐步与国际车厂接轨,TARC从与面板厂商合作到智慧座舱,甚至到鸿海电动车平台,都已经开始进一步研究。王正健指出,鸿海集团旗下鸿华先进已有两款车型计划进入澳洲与美国市场,未来将结合政府的研发法案与AI应用策略,全面加速台湾车电产业的技术升级。

对于外界认为电动车市场近来放缓,王正健澄清,电动车并非衰退,而是成长速度略为放缓,但趋势依然向上,全球节能减碳的需求持续推动电动车发展,成长不会停止。他指出,传统电动车多聚焦于能源控制与底盘马达系统,但台湾厂商在智慧座舱、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同样具备高度竞争力,未来市场潜力甚至更大。

展望产业规模,王正健认为至少要达到兆元规模,预期未来欧洲与美国的主要车厂都将采用台湾智慧车电系统,「因为欧美车厂找不到更好的竞争伙伴。目前全球市场可分为中国和非中国两大阵营,中国以外的市场需要一个具备法规专利、快速整合能力的供应商,台湾就是唯一的选择。」

王正健说明,东南亚、中欧及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这正是台湾切入的机会。他同时强调,台湾在智慧车电领域的重点不在于晶片制造本身,而是整体系统整合与软硬体控制能力。王正健晶片在汽车整体价值中占比其实不高,关键在于如何整合软体与硬体,让自动驾驶、车载应用和智慧动态发挥最大效能,这才是我们要掌握的核心价值。」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AI Automotive产业大联盟成立 产研携手共组台湾智慧电车生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