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高关税政策与全球贸易局势多变之下,企业获利能力面临严峻考验,然而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第二季每股盈余(EPS)大幅优于市场预期,今年全年净利润率估达12%,2026年甚至可望挑战13%,反映美企获利动能持续增强。
「贝莱德 iShares 安硕标普500卓越50ETF」(009813)经理人杨贻宁表示,美企能维持稳健获利,主要仰赖三大手段:其一,与供应商谈判、调整供应链;其二,严格控管支出;其三,将部分成本转嫁至消费端,有效抵消关税冲击。
值得关注的是,本季财报中提及「上修前瞻指引」(raise guidance)的公司明显增加,财测上修净比例更攀升至2021年以来新高。杨贻宁指出,这显示关税实际影响低于市场预期,进一步推升获利展望。历史经验也显示,当企业财测上修比例攀高时,股市往往同步增强;加上联准会9月已启动降息,形成双重利多,有望为美股后市增添动能,其中大型龙头股更成为资金追逐焦点。
杨贻宁分析,龙头股具备四大优势,使其在贸易逆风下更具抗压性:第一,营业利润率稳健,凭借规模经济与市占率能分摊成本;第二,定价能力强,品牌与市场地位使其可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第三,获利成长稳定,即便在高关税环境下,分析师仍持续上调大型股获利预测;第四,成本管理灵活,透过转移产地、大量采购与自动化生产,有效降低成本并抵御通膨压力。相较之下,中小型公司因定价能力不足,更易出现获利率下滑与成长预期下修。
观察自年初美国关税政策升温以来,标普500前50大企业ROE已明显高于其他成分股,验证大型企业在关税逆风下的领先优势。009813所追踪的「标普500卓越50指数」,即锁定市值与财务体质兼优的五十大企业,长期绩效优于大盘,其成分股涵盖苹果(Apple)、辉达(Nvidia)、微软(Microsoft)、亚马逊(Amazon)等全球瞩目的指标企业,持续吸引国际资金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