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MD、苹果到特斯拉,领悟设计与组织核心运作

Jim Keller职涯相当丰富,担任过英特尔矽工程集团资深副总裁、AMD首席核心架构师以及特斯拉自动驾驶副总裁等职位。他回顾自己当初加入苹果,是因为好奇心,想理解一间伟大公司如何诞生。他最惊讶的是,Steve Jobs 能在一天内拍板决定,隔天公司立即执行,这种组织文化让他理解,快速决策与执行力,是产品创新的关键。他也参与了数代 iPhone 晶片的研发,并见证了 晶圆代工从三星转向台积电的过程。当时外界认为至少需要三年才能完成,但苹果仅用一年就解决所有问题,这种速度让他印象深刻。

转战 AMD 时,Jim Keller面临的却是另一种挑战。当时 AMD 几乎濒临破产,但他观察到公司内有大批优秀工程师,却未能产出与人才相称的成果。深入后,他发现组织没有围绕明确目标在运作。于是,他带领团队重新建立架构,设定高难度但清晰的目标,最终打造出 Zen 系列处理器,不仅改写了 AMD 的命运,也让公司重新回到产业核心战场。



被称为矽谷「晶片大神」、Tenstorrent 执行长Jim Keller。吕承哲摄
被称为矽谷「晶片大神」、Tenstorrent 执行长Jim Keller。吕承哲摄

在特斯拉时期,Jim Keller再次进入陌生领域。马斯克告诉他:「汽车将会是一台轮上的电脑。」这句话让他决定接受挑战。Keller 当时承诺「18 个月内能造出一台车」,事后虽笑称自己应该说 24 个月比较保险,但这段经验让他更坚信跨领域整合的重要性。他补充,马斯克并不是为了金钱而创业,而是出于使命感,像拯救地球这样的愿景,才是驱动团队的力量。

Jim Keller也分享了在英特尔与台积电的不同体验。在英特尔,制程推进通常是「22 奈米—14 奈米—10 奈米」逐步汰换,旧厂往往被抛弃;台积电却能同时推进最新制程,并高效运行旧节点,让他非常惊讶,「这是对的做法,也让我看到台积电与众不同的效率。」

相关新闻:台积电侯永清:摩尔定律没有消失 人形机器人将成新一波应用关键

摩尔定律仍有百倍改善空间!Jim Keller透露来台设点计划

谈到摩尔定律,Jim Keller表示外界常说它已经失效,但他完全不同意。「我做过推算,摩尔定律至少还有100倍的改善空间。」他认为摩尔定律不只是几何微缩,而是持续找到效能提升的新方法。

随著制程微缩愈发困难,产业必须转向 系统设计、异质整合、架构创新,甚至借助 AI 工具来延续摩尔定律的精神。他强调:「我们需要更快试错、更快迭代,让摩尔定律在另一条跑道上继续前进。」

作为 Tenstorrent 执行长,Jim Keller现在的重心放在 AI 原生处理器与开放架构。他透露,Tenstorrent 选择以 RISC-V 为基础,并积极推动 Chiplets 概念,目的是让更多中小型团队能以合理成本参与创新,如果只有能负担先进制程的公司才能做创新,那创新就会只剩大公司在玩。

他也直言,很喜欢台湾的产业生态,台湾的中小企业非常有力量,这里不只有晶圆厂,还有封装、系统、电路板,能把完整链条凑齐。因此 Tenstorrent 将在台北设立办公室,招募营运与工程人才,强化与本地制造商的合作,打造更快迭代的研发环境。

Jim Keller强调,如果能把制造与交付的节奏从「以年为单位」缩短到「以月、以周为单位」,创新速度将会彻底不同。他认为台湾正是能让这件事发生的关键基地。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甲骨文飙40%!标普那指续写新高 美股涨多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