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义章表示,格棋最初推进12吋碳化矽仅为展示技术,但意外捕捉到市场需求,使得早期尝试转化为竞争优势。相较于氧化镓虽具更大宽能隙,却因散热系数仅为矽的十分之一而受限,碳化矽具备三至四倍于矽的散热效率,更具实用性。他坦言,第四、第五类半导体的量产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碳化矽在未来十年仍是主流。
碳化矽的应用场景正不断拓展。吴义章指出,除功率半导体外,半绝缘型碳化矽具备95%以上透明度与理想折射率,可应用于AR眼镜光学元件,单片镜片即可取代传统多层堆叠,减轻重量并提升舒适度。不过,相关技术距离成熟仍需五至十年。至于钻石材料,虽然在散热上是「终极材料」,但目前仅能做到1至2吋晶圆,距离12吋量产遥不可及,且成本高昂,短期难以商业化。
在12吋碳化矽的应用上,将聚焦在基板平整度与单晶排列品质,是否可无缝衔接既有制程要求。吴义章认为,包括散热载板,由于具备高导热系数,能有效解决AI晶片运算产生的大量热能,取代现在的陶瓷、氧化铝散热载板,将以导电型碳化矽优先测试;在先进封装方面,则是会尝试在矽中介层导入半绝缘型碳化矽。

格棋董事长张忠杰补充,目前一厂已布建121台机台,年底前还将新增30至40台,已能满足6吋与8吋通用需求,并持续推进至12吋。二厂则专注于研发与切磨抛光机台,现有1座长晶炉已进入试产认证,预计年底投产。张忠杰强调,与北美客户持续就供应合规沟通,取得美国补助的厂商多不得使用中国来源,格棋能提供非中的产品,对于公司来说就是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台积电发声了!南京厂VEU授权遭美撤销 经济部评估影响